在若大的銀河糸中,有著大約1.0746萬顆行星,其中有約30%屬於附屬星,60%為超新星,10%為特殊執行區。每當超新星或恒星消亡時,新的星球就會出現,人類稱這種現象為“驟滅”,誕生的星球為“新星”。

公元紀年法3000年,人類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物理引擎,可以達到光速的百分之十,同時不會產生“死線”遺物,引發“光差效應”。但即使如此。人類高層還是頒布了《光速航線全人類法》(3000年)規定光速引擎啟動時,必須離大型生活基地150光年,同時基地可以在周圍100光年內設置“節點”,用於限製光速飛行。

在2195年“三艦出航”後,人類逐漸分裂出三大派別。2196年,人類分裂出“地球守護組”“銀河探尋組”。

地球守護組,由地球防禦協會總管。銀河探尋組,由新太空聯合總管,占人類65%-69%。

2300年,一批不服於新太空聯合管理的人類,分離成為流浪注意組,無總管,分居於宇宙各處。

探尋組與流浪組常發生小規模交火,大部分是由利益關係處理不當導致。地球組,“大移民計劃”期間,各類資源過度消耗,導致全球基礎類不可再生資源出現枯竭。使得總體科技化水平較低,地球人民自發性的開始“綠色回歸運動”,同時政府支持,並頒布了《新保護法(環境,資源)》。在2,3個世紀後,即2500年間,地球綠化程度上升50.8個百分比,不可再生資源上升0.32個百分比。相較之下,探尋組有較高的科技化程度,百分比為98.8%,同時基礎科學相對發達。

浩大的銀河係並非隻有小小的人類一族,目前人類以探明的文明有12種。相對發的的有:奎拉夫族,智慧等級Ⅰ,德莫切爾族,智慧等級<Ⅰ,星謨族,智慧等級>Ⅰ,人族,智慧等級Ⅰ,冥族,智慧等級Ⅰ。各組之間關係十分緊張,少有不慎,種族戰爭一觸即發,對於交戰雙方都是巨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