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馮鶴軒接著元宵佳節猜燈謎的時機,向沈老太君提出在梅園的後牆處開一個門,方便他以後的出入,沈老太君聽了,便問馮世祿有什麼不妥。馮世祿聽了,躬身回道:“卻也沒有什麼不妥,隻是軒兒身體還需將養,若是在那裏開了門,怕會影響軒兒靜養。”
馮鶴軒忙道:“我現在身體已經大好,也不能就在院子裏呆著,多出去走走,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
沈老太君見馮鶴軒如此在意,知道他是打定了主意的,這種事情,也沒有掃了他的興致的必要,便道:“如此倒也罷了,理兒就找幾個人,給他把門兒開了吧,再派去兩個得力的下人,看好了門戶,不要讓他由著自己的性子出入就好了!”
馮世祿聽了,沒有言語。馮明理忙應了。
這時夜已深,沈老太君便讓眾人散了,自己回屋歇息不提。
第二日,馮明理便叫了幾個人,親自帶到梅園來,商量修門的事情。正忙亂著,有廝捧著一個大紅鎏金請柬過來,報道:“理國公府派人送來請柬,請大少爺過府赴宴。”
那理國公,是和鎮國公同列開國八公,如今也傳了四代,上三代的人物都故去了,現在隻有理國公的重孫,名叫陳琥的,執掌家業。那陳琥如今二十多歲的年紀,又沒有長輩的管束,又有著偌大的家業供他揮霍,每日裏隻知廝混,可算是現在京城紈絝界執牛耳的人物。理國公陳府和馮府世代結交,現在又連著姻親——那陳琥被賜婚平安長公主,而那平安長公主的生母,便是馮太妃。
馮鶴軒與這陳琥在馮府、陳府及其他的府上會過幾次,相談甚歡,這時聽到他派人來請,忙向馮明理告了罪,回屋更衣,便要去赴宴。馮明理在一邊囑咐道:“不要多喝酒,不要耽擱太晚!”又吩咐跟隨的廝東兒、南兒、西兒、北兒,道:“你們仔細伺候,出了事兒,我隻拿你們是問!”又命人去備了車子。在馮鶴軒將要出門的時候,有記起一句,“先回過老祖宗去!”
馮鶴軒來到上房,回過沈老太君,沈老太君道:“我聽前幾日聖上開恩,準了興王的請,讓太妃出宮到興王府住,太妃最疼長公主,保不得不去長公主府上,你若是遇見了,記得去請安!”馮鶴軒應了。
馮鶴軒出得馮府,早有下人備好了車子,馮鶴軒坐了,在廝下人的簇擁下,往理國公府而去。兩府離得本不遠,不一刻便到了,陳府下人遠遠地看到馮府的車子,便去回了陳琥,陳琥聽了,親自迎到門外來,待車子停穩了,看到馮鶴軒弓著身子走出車廂,便上前一把抱了下來,親熱地道:“軒老弟,你來的倒快!”
馮鶴軒身容還,在生的五大三粗的陳琥麵前,就更加像一個孩,受到這樣的待遇,雖然心中別扭的很,卻也無可奈何,待在地上站穩了,笑嘻嘻地施禮道:“駙馬姐夫有請,我哪敢晚來!”
陳琥咧著大嘴笑道:“駙馬姐夫,我還是頭一次聽人這麼叫,倒也別致動聽,難為你是怎麼想到的!一會兒見了長公主,我倒要聽聽你是怎麼叫的。”便拉著馮鶴軒的手,往府裏去,穿廳越堂,來到後花園。
原來,陳琥在與平安長公主大婚後,按例是要搬到新建的長公主府上去的,但是這理國公府就這樣閑置了,卻也可惜,正好理國公府後街上有一個大宅子荒著,當今聖上便有了主意,把那處院子買下了,收拾整齊後封做平安長公主府,又把兩個宅子打通了,這邊是理國公府,那邊是長公主府,在大婚的時候,陳琥明著繞了大半圈兒,搬到長公主府裏去了,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挪窩。這兩處宅子合並為一處,這個花園便是格外的大,陳琥又是一個好享受的,把那花園整理的仙境一般,所以府上設宴,都是在花園裏的。
馮鶴軒是第一次來到這裏,一路行來,隻見佳木蘢蔥,奇花熌灼,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瀉於石隙之下。再進數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甍繡檻,皆隱於山坳樹杪之間。俯而視之,則清溪瀉雪,石磴穿雲,白石為欄,環抱池沿,石橋三港,獸麵銜吐。橋上有亭,亭中擺著幾張桌子,有丫鬟仆人在期間忙活,擺酒端菜。
馮鶴軒見了,禁不住讚道:“好個所在!沒有想到駙馬姐夫外表雖然粗獷,心中卻自有溝壑,不然也建不出這樣的景致來!駙馬姐夫倒是好享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