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良沉默了半晌繼續道:“如今三皇子的勢力蠢蠢欲動,經過上次靖國使臣來雲國的事情來看,他應該也是有了一個決策,老夫雖貴為丞相,朝中局勢分為幾派也是一清二楚,但是實在不知聖上是如何想的。”
“作為臣子最大的忌諱就是妄自揣測君意,丞相不知,宿卿肯定也是不知曉,不過對於皇上這樣表麵看起來沉默之人,應該是有自己的想法。”
焚暮分析著顧良所說的話,聽完起先顧良所說的事情,焚暮心中已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也能夠掌握朝中的局勢現在是怎樣一回事。
原來在他昏迷這幾天中,朝堂之中竟然發生了這麼多事情,而且大多都是他起先都沒有料到的事情,更沒有想到李文灝的動作竟然這樣快。
這也難怪為何李文炘今日前來的目的,其實焚暮也不是傻子,內心細想就能明白這其中的緣由。無非還是為了權力之事。
大概現在最為逍遙之人莫屬那人了,雖然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為音律造詣。
如今這樣的局勢,他還真能這樣平靜地度過每日嗎?
再者顧良的話語中也有很明顯的暗示,焚暮也是能夠聽得出他的擔心以及顧慮,畢竟作為朝中的大臣,一來也是皇上信賴之人,二來身份地位也是德高望重,放眼望去整個雲國的朝堂之中,除開戰功赫赫的焚暮,無人能及。
雲帝雖然沒有明說這個皇位到底傳給誰,但是內心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不過這樣一來無非就是把自己的兒子們逼急了,在下麵鬥個你死我活。
對於焚暮來說這些事情在他心裏已經過濾了幾遍,已經不畏懼,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也不失一良策。
不過如今讓焚暮產生了眾多的疑惑的事情倒是隻有一件,那就是雲國和蓮國往來的貿易出了問題,既然兩國之間的經濟上出了問題,無論哪方都是不會讓自己吃虧的,尤其是雲國,這也是人人皆知,雲國富裕天下皆知,不過除了這樣一事,一下子也會令老百姓感到驚慌。
細細想來過日子的是老百姓,焚暮肯定也是懂得普天之下莫為王土這個道理,如今在經濟上出了這樣的事情,那麼必然是有原因,不過這個原因到底歸根於誰,現在還不能尚自下決定。
焚暮想了半晌,忽然想到一事看著身後的顧良道:“上次三皇子私下勾結一些官僚還有靖國的一些朝中大臣,我想此事已經泛濫,暫時無法補救了。蓮國的經濟一直以來都是平緩的發展,並沒有發生過重大的經濟損失,也沒有勞務傷財之事,所以一定是我們國家的問題,顧老你可有什麼異議?”
顧良見焚暮把這事兒聯想到了一起,一時之間臉色有些為難的說著:“話雖然沒錯,但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要是聖上的一句話,這兩國之間的矛盾還不是越來越大,勢必還會發生戰爭。”
自古以來,君王都明白一個道理,如果自己的國家出了問題,尤其是經濟上的問題,無非就是搜刮民脂民膏,其次就是發動戰爭。
現在發生這樣的事情,隻能說明國庫虛空不是一兩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