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陸,地從混沌青蓮中孕育,盤古自開辟地以來,歲月變遷,地間光漫,寒來暑往,也不知過去了多少歲月,萬物生而複死,唯有道昭昭,不斷輪回,永存在這地之間……
睿德堂
三秦古地,雲陽鎮扼中原咽喉,北通蠻戎,雖然規模不大,卻自古就是兵家要地,往來商賈如雲,頗為繁華。
故事這一rì清早開始…
初剛剛大亮,鎮東頭的藥店,黑漆金字的匾額,上書三個楷書大字—睿德堂,睿德二字,據鎮上的私塾範先生所,應該是皇家所賜,但是,並無名款,且年深r否是皇家所賜,都已經已無從稽考了。
睿德堂老板沈慈,經營家傳的藥店祖產,因誠信經營家道興旺,老來又得一子,生的聰明伶俐,知書達理,老夫妻倆示弱珍寶,因此篤信佛教香禮佛鄉裏也是多行善舉,有貧寒百姓來買藥也是多多優待,每年冬去百病滋生之際,他便發放藥湯,逢災年便施粥放糧,因此,在這雲陽鎮頗有宿望,人稱沈善人,雖是平常祛寒湯藥,此類善舉也是極得人心。
斑駁的朱漆門後,兩個夥計正在配藥材,邊上一口丈許大鍋內,水已經開始沸騰,蒸的兩個夥計,頭上已經微微出汗,另一個夥計一塊一塊半開門板,準備開業,門口已經有幾十人排隊等待領取。
木櫃台後有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身著綢衫,麵目清秀,正是藥店老板沈慈的兒子沈少陽在幫忙,雖然是少東家,可是沈家卻家教嚴格,沒有少爺脾氣,雖平時也有捉弄人的淘氣之舉,這少年宅心仁厚,對客人有禮有節起到藥店幫忙半個時辰,才去私塾學堂,對待夥計仆傭,也從不頤指氣使,所以上上下下都很討喜。
發放湯藥已經開始,人群依次排隊領取,並未出現亂哄哄的情況,夥計一人手持一個絲瓜瓢,舀起黑紅的湯藥,倒入碗中,藥香隨之飄散開來。
一個老者拄著拐杖,慢慢走了進來,慢悠悠的走到櫃台旁邊,“老板,買藥”一道嘶啞著嗓音響起。
沈少陽從櫃台後麵露出頭來,這老者頭發花白,亂蓬蓬的堆了一頭,身材有些肥胖,圓臉眼睛,相貌甚是滑稽,頜下一縷花白的山羊須,青布衣衫半個肩膀已經露了出來,袖子油膩膩的也不知道多少沒洗衣服了,穿了一條土布褲子,雙手黝黑,拄著一根藤杖,可能年頭久了,已經用的很潤。兩隻渾濁的老眼,堆了兩坨黃豆大的眼屎。
“老伯,您買什麼藥?”少年倒並未以貌取人,微微一笑。
“照此藥方配五副藥”老者從懷裏摸出一張桑皮紙,遞給了少年。
沈少陽接過看了一遍,隻是尋常黃芩、白術、石決明等清熱藥物,隻有十來味,於是點頭道:“老伯稍等”,轉身去藥櫃取藥,老者靠在櫃台等待,順便看看後麵藥櫃的中藥,卻見少年從櫃台下抽過一張牛皮紙卷成筒狀,也不用藥稱,隨手一抓,便放入紙袋中,片刻已經將五副中藥配置完成,麻利的包起,用細繩紮好,遞給老者。
老者麵露不渝之這夥計才十二三歲,疑心他來搗亂,疑惑的看了看手中的中藥欺我老人家,劑量可不能弄錯,吃死了人可得吃官司!”
旁邊幾個夥計笑了起來,看向老者的神sè都有些滑稽,櫃台上的賬房先生也笑了,停下了正在打的劈裏啪啦的算盤道:“老人家不是本地人吧,你有所不知,我們少東家配藥,堪稱這雲陽鎮一絕,從不用稱,人人皆知,絕不差毫厘,如果藥中有巴豆、雷公藤等有毒藥物,都會複稱,但從來都沒有錯過一次,您盡管放心好了”。
本事卻是很稀奇”。老者聞言很是讚歎一句,大概終究不太放心,於是拆開一角,用手撚了撚,微微點頭,複又包起來,紮了幾下也未能將散開的一角包好手一揪了事。
“熟能生巧而已,算不得什麼本事,老先生過獎了,您的藥承惠三十五錢”少年絲毫不以為意,微微一笑。
“倒是很公道的價錢”,老者摸出銅錢遞給賬房,轉身出門,低聲笑了。
“老先生,請等一下”少年喊了一聲。
“怎麼?算錯帳了?”老者轉過身來。
“不是不是,今早娘給我做了桂花糕,多了許多吃不完,我想請老先生品嚐一下”,少年從櫃台後麵走出來,拿著一張幹荷葉,包了三塊,走到老者麵前,塞到老者手中。
就多謝少爺了,少爺真是個好心腸!以後定能娶個好婆娘!”老者咧嘴一笑,露出一排的大黃牙,接過桂花糕,轉身走出了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