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功成
嘉靖四十五年時
厚重帝國翻開了新的一頁,古樸的龍鍾緩緩搖晃著,試圖喚醒這個古老帝國沉睡的人們然還很但不久之後,邊就會有一片霞光就會驅散重重黑暗,真正的一也就此開始......
太和殿上,金碧輝煌的九五龍椅之下,是兩排肅立的文武大臣,從內閣首鋪、到六部尚書再到八品吏,他們中,有輔佐朝綱的王佐之才、有運籌帷幄的智謀家人情世故的老臣和才華橫溢的新秀,有出口成章的言官,也有魯莽的武將...它們來自四方,經過坎坷,經過磨難,彙集到整個帝國的心髒,能臣,擠破了腦子,從考試再到地方再到少次被排擠、被朝中重臣**排斥,大浪淘沙般濾下了一批又一批終於踏上了這裏鋪的猩紅地毯;是庸臣的,多方找關係,投機成了他們的強項,有的成功了,一夜間青雲直上,失敗了的,死無葬身,而他們,現在畢竟都踩在大殿猩紅的地毯上,不知道,它們是否注意過,那些猩紅的地毯上,是否有自己潑灑的一筆?踩在上麵,能安心嗎?也許能的,因為他們大多,都已經沒了心.
嘉靖滿意的笑了笑是他最滿意的作品,自從十歲那年被選為下一任子,而作為一個藩王,他對逝去的明武宗沒有半分感情,他隻知道,這個荒唐的叔叔一輩子都從來沒有幹過正經的皇上該幹的事,他知道,在他叔叔的管理下,太監成了實際上的管理者,這些變態的人著朝中大事,他知道,即使他叔叔死了,史書上也隻會留下一大堆訓斥荒唐皇帝和亂國的記錄,他更知道不會當這樣一個窩囊的皇帝,他要的,是真正的九五之尊,但現實有時候很殘酷,真正的主宰,不是他,也不是太監,而這個人在他看來比太監更討厭,因為他要讓他認那個荒唐的叔叔為父親,自那時起,他開始學習真正皇帝要學習的第一門課——統率群臣,他做得很出至前無古人,在他麵前,大臣就是下屬,太監就是奴才,即使是王佐之臣楊廷和又怎樣?他玩弄著所有的大臣者朝綱,但沒有人指責他,除了皇上,還有誰“可以”這麼做?
到了後來,他越來越狂傲,最後懶得上朝,史書“嘉靖二十年不見大臣”,即使如此又如何,不上朝是因為懶散,大臣仍是棋子,奴才照舊是奴才,但今,他一大早就裝束完畢,披上象征著威嚴、權利以及神聖的滾袖龍袍,朝陽九龍冠在朝陽的照略顯得一絲透明,他還很年輕,才三十歲出頭,但他就是淩駕於一切的皇帝!“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很久沒有在大殿上聽見群臣叩拜了吧,他撫摸著龍椅,像撫摸著常年未見的妻子一樣,看著大臣們,忽的一甩長袖:“平身!”大臣們三拜九扣,隨侍太監尖著嗓子扯到“有本早奏,無事退朝!”似乎約好般,內閣首輔徐階進言:“聖上,喜訊,喜訊!”雖然早已知道內容,但嘉靖似乎記下子變得不好了,不同於群臣的好奇,嘉靖淡淡道:“抗寇結束了?”徐階“大驚上聖明!”心底卻不禁感到一陣無奈:皇上越來越沉迷於修道一事了..果不其然,嘉靖起身負手道:“昨夜寡人夢遊太虛,茫茫不知所際,忽見山崩地裂東南,又見紅光漫,連那一輪紅rì也蓋了去,紅者,朱也東瀛扶桑者也,故寡人自那一刻就判定倭寇覆滅在即了...”皇帝吹,當大臣的自然不能落後,隨即又是一片“神佑我江山社稷”“聖上乃是真命子,上降下吉兆”之類...隻有徐階,沉聲緩緩道:“此戰能勝,皇上,有一人,功不可沒啊!”嘉靖掃了一眼徐階:“是那個連上十餘書要求練兵的戚繼光吧。”徐階緩緩拜倒:"皇上聖明,此人自遼東起兵,曾書《備俺答案》廣為流傳於邊疆戍士,抗擊蒙古頗有成效,又在福建、浙江、山東、廣州執行抗倭一職,二十年來未曾一敗,倭人聞風而逃,可以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又恪盡職守,屢次上書招義烏組建戚家軍、排鴛鴦陣,諸位大臣都清楚,在抗倭初年,倭寇狂妄,僅四十餘人就一路燒殺劫掠到了京城,最後在數千明軍圍剿下仍走脫少許,而福建、浙江、廣東一帶的戰報想必大家也清楚,實在是敗多勝少....”空曠的大殿上,徐階義憤填膺,眾大臣也是低聲附和,連家境也暗暗點頭,實在是抗倭初期大明可謂丟盡顏麵,“自從戚繼光主管抗倭以來,捷報接連,此人兵馬嫻熟,統兵獨到,不拘泥於兵書,善於變通,反應迅速,善抓戰機,善用地形,出兵往往出自不可出之道,兵鋒犀利,實將才也!”嘉靖也是心中高興,如果不是戚繼光,這煩惱他多年的問題還真是不容易解決,更重要的,是自己專注修道,國家大事卻是需要有才能的人來辦事,當即問道:“抗倭結束後此人現在哪裏?”徐階心中高興:“回皇上,正在山東登州履行登州衛指揮僉事。”嘉靖點了點頭,轉身道:“傳他即rì覲見,接受冊封。”徐階跪拜“皇上聖明”卻不想嘉靖又擺手道:“算了,不用他來了,下旨,戚繼光抗倭有功,進官都督同知,升福建總兵,統領東南閩粵海防,其餘抗倭諸將冊封由內閣商議....”激動過了,聽完了的嘉靖又恢複了以往的懶散,連京城也不讓戚繼光來了,大手一揮:著皇帝消失在大殿上,徐階等一群老臣互相苦笑,他們知道,在這之後,再想看到嘉靖皇帝上朝,隻怕那時眾人骨灰都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