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的時候隻看一些文學,也喜歡看一些曆史傳記。後來開始接觸網絡,它就想給我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從懵懵懂懂到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也曾想過要少看一些,因為很多年輕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但我卻漸漸從中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知道了很多知識,慢慢的我從懵懂到沉迷,再到欣賞,越來越喜歡網絡。
我從初四時開始看,現在已經有七年的書齡了,七年的時間各個種類大概看過幾千本,也為許多寫手的的構思喝過采,也對很多書中的情節記憶猶新,書中的人物能給我力量也帶給我歡笑。
有過一段時間我沉迷進了世界中,我有過三看一本八百頁的經曆,幾百萬字啊,盡管眼睛看的酸痛但依舊堅持,那時半夜蒙著被偷偷地用台燈看,上課時也會偷偷的看,後來我明白了我不能這樣了,是我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慢慢地我養成了比較好的習慣,隻在空閑的時候看,但這樣我卻更加發現了的樂趣。
大學了,空閑的時間比較多了,我發現已成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曾經我從未想過自己寫一本,但有一我突然想為什麼我不寫一本呢?不得不,網絡是想像與現實的結合,我們看的初衷未嚐不是躲避現實或在世界中給自己以安慰。看的人是這樣寫的人也會有這樣的想法,他們會把自己所遇到的一些事一些人寫到中,可以每一部都蘊含著作者自己的人生。
每寫一部就好像在創造一個世界一樣,我可以盡我所想,讓我的頭腦發熱,去創造這個世界,我享受創造世界的快感,我也想創造出一個個我心目中不同的世界。我也想讓讀者在我想象的世界中遨遊,領略我所想我所感的,也告訴我他們的想法。
想了好久我才確定寫異俠類的。俠者,自古就有,扶弱鋤強,濟人困厄。俠比之神佛更接近人,他們是事實存在的,可能他們不會武功,但社會上依然不乏他們的身影。舍命停車的司機,見義勇為的路人,仗義捐款的普通人。他們或許不是中那樣的飛簷走壁,武功高強,但他們的所作所為一個俠字就是最好的詮釋。
我認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俠的準則,這樣我們才會是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我們的社會也會變成古代那種鄰裏和睦,路不拾遺的境況,而現在的社會也正是俠道缺失的社會,我期望用我的在讓很多人輕鬆一笑的同時可以讓更多人向古代俠客一樣做人做事,當然劫富濟貧的事還是不要做了。
我想寫的世界不是一個常規的武俠世界,我也寫不到金庸老先生那種境界,寫不出那種感覺,我想把西方玄幻與武俠結合創造一個不一樣的俠的世界,這裏有不一樣的俠,也有不一樣的配置。
新的,新的寫手,我一定會盡力寫好,希望能有讀者喜歡,也想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我認為武俠中寫最得俠的真諦的就是郭靖了,下麵摘抄一些他人的點評供大家了解
郭靖是個極成功的人物。他與陳家洛貴介公子的形象剛相反,是個出身農家的樸實少年,而且生鈍,話木訥,跟袁承誌差得遠了。他甚至膚sè黑黝,麵貌平凡,絕對談不上俏俊。郭靖寫得成功,是因為他的清楚穩定,他似乎是正統道德觀念及傳統俠義的化身,他的一舉一動無不發自自然內心,讀者或者不同意他的看法做法,但絕不會不明白他,或對他有所懷疑,“郭靖”這個人物的真實感,大部分來自他樸實而真誠這個特質。
郭靖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武功猶在其次,他自人生目標便十分明確:做個好男兒。為父親報仇。“報仇”這個觀念,在現代現實社會當然不容許,但在武俠的幻想世界來,卻是基本的道德責任。在看武俠時,我認為不應以現實眼光看“報仇”,而是要從象征的觀點看仇”了解為世俗社會指定的道德責任及權利。郭靖“報父仇”的目標,根本就是“做個好男兒”,履行社會義務的一部分。
郭靖的道德觀念不是從高深理論所得來的,而是基於一些十分平常的信念,例如尊長的吩咐必須遵從,答應了人的事一定要做。對朋友要忠心,不能貪生怕死。不可欺騙人。不可貪人錢財等等。“為國為民”,就是從這些簡單平常道德觀念而來的理想,沒有什麼難懂之處。郭靖的不平凡,在於他由始至終毫無猶豫地忠於自己從培養成的道德信念。
聰明人在道德問題上往往搖擺不定,愚鈍的人反而堅定而意念明確,郭靖生樸,他在道德抉擇上也異常清楚,這是符合實情的。他在華箏公主與黃蓉之間,選擇了跟華箏成親而舍棄黃蓉,黃蓉淒然問他原因,他就是:“我是個蠢人,什麼事理都不明白,我隻知道答允過的話,決不能反悔。可是我也不打誑,不管怎樣,我心中隻有你。”郭靖沒有陳家洛的優柔寡斷,也沒有袁承誌的自以為是,他的笨拙反而是他令人信任敬重的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