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啥也不懂。作為一個軍人,痞子氣十足的馬大哈,覺得有了王南這樣一個先生,他們就有了主心骨,有了方向感。好漢麼,當然要去打鬼子。有了人,就好辦事,中國話就是這麼的。王南的隊伍開始增大,他自己的眼裏隻有孩子。他很真很純潔的心裏,還記得很多年前看到的一篇梁啟超的《少年中國》,他覺得,孩子就是中國的希望。所以,王南很幸運的,找人群裏,滾滾逃難的洪流中,找到好多的孩子們。
以至於馬大哈隻能用“好多...”來形容。馬大哈組織起他的部隊,王南給他的部隊命名為鋒隊!”很幸福很光榮的感覺,馬大哈仍然具備了兵痞和丘八的習慣,大大咧咧的罵著:“**個大兵管一百個兵,先生真是太能了。”他們的隊伍已經分為了三個大部隊。
老向等幾個老兵組織了更多壯年人,對落單的婦女進行分工,走在隊伍的最前麵,王南和一群學生在四處搜尋更多的願意和他們在一起的人們。馬大哈的隊伍走在最後麵,保護著幾百個孩子。
恩!用王南的話來呢,就是讓馬大哈教這些孩子們起碼的軍事知識。反正現在還沒有和鬼子接上火。
用滾雪球來形容,真是沒有錯。有了組織,逃難的人群被更大的發揮出了效率。
當前第一件事是趕快撤離,找下一個安全的地區休息。鬼子的大部隊還未進攻。
可惜,命運永遠無常!萬惡的鬼子雖然主力部隊還沒有跟進,前線還有中**隊在抵抗。可是殺戮成鬼子兵似乎迫不及待的需要刺激的活動來放鬆魔鬼的心。
“嗚嗚!”象極了一隻隻尋找食物的饑餓鳥。一架架的飛機在空中翱翔,翻滾著,似乎要先表演下飛行的技藝。在空中劃過一道道痕跡。
“快趴下,分散趴下!”馬大哈畢竟是個老兵,戰鬥經驗豐富。生活中的他大大咧咧,可是打仗不含糊。稍微大意,等待的就是犧牲。
呼兒聲,叫娘聲。有騾馬的嘶叫,有大地的戰栗。哭聲,叫聲,此起彼伏。
“媽媽,我要媽媽......”是孩子的哭喊聲,聞之讓人悲切,心腸yù斷。
“孩子,我的孩子,在那裏,快來媽媽的懷裏!”母親尋找孩子的呼喊,肝膽懼裂。
“爸爸,我怕!”孩童在王南的懷抱中還很安全,可是他畢竟是一個三歲的孩子,害怕極了。嘴巴一張,似乎想哭。
“別怕,有爸爸在。”王南安慰孩童,已經完全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待。這就是自己的孩子呀。輕輕的搖啊搖。道:“爸爸的乖寶寶,可愛的平兒,有爸爸在捏,什麼都不用怕。”可是王南的心裏更多的是憤怒。
他是一個文弱的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抬。不會打槍,更沒有戰鬥經驗,可是此刻的他,卻有一股熊熊烈火在胸中澎湃。他記得七年前變的時候,流亡的愛國學生唱著悲傷的歌經過他的家門。
車轔轔,馬瀟瀟,行人弓箭各在腰......
他記得,最近一個熱血的燕京大學的學生散發的傳單,他還清楚的記得上麵的話:“當鬼子占領了東北的時候,我沒啥反應,因為離我的生活似乎遙遠了點;當鬼子大踏步的開進的時候,我沒有反應,因為戰火沒有蔓延;當鬼子開始攻擊北平的時候,我仍然沒有反應,因為離我的距離仍然漫長;當鬼子把屠刀伸向我的時候,我無法抗拒,因為我手無寸鐵。我隻有等待鬼子的屠刀切下我的人頭,同胞們,要抗拒,要奮起,要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