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識時務者為俊傑(2 / 3)

“啊,明白了,憶苦思甜。”情懷嘛,作為一個穿越過來的人,李牧能理解這種情感。他隱隱已經感覺到老和尚要啥了,趕緊把話題扯開。

老和尚鼻子差點沒歪了,糾正道:“是沒錢!”不等李牧話,老和尚直接攤牌道:“侯爺,老衲不妨直了,在洛陽的地麵上,老衲也算是有幾分薄麵,若侯爺答應日後援助白馬寺,老衲願投靠侯爺,唯侯爺馬首是瞻。”

李牧;“……”

李牧著實驚著了,這老和尚什麼鬼啊?世俗得像個市井潑皮,得這是什麼莫名其妙的話,投靠?老子要個和尚投靠什麼?剛要拒絕,話到嘴邊,李牧又停了下來。他上下打量了老和尚一下,道:“方丈身為佛門中人,如此世俗,怕是不妥吧?”

老和尚露出一個自嘲般的笑容,道:“不敢欺瞞侯爺,老衲平生夙願,便是不做和尚。如今做這住持,並非心中所願,而是答應了師父,若不能恢複白馬寺往日光景,此生不能還俗。原本住持也輪不到我做,無奈同輩的師兄弟陸續都死了,就剩我輩分最大,我不做都不成——”

像是打開了話匣子,老和尚便有點摟不住了:“回複白馬寺往日光景?來容易,做起來談何容易?侯爺可看見白馬寺舊址的廢墟了麼?比如今的白馬寺寬廣一倍有餘,老衲倒是想,錢從哪兒來?靠寺裏的幾個和尚,能有多少進項?”

“最輝煌的時候,每年白馬寺都要舉辦譯經大會,後來為了省錢,也讓老衲給裁撤了。因為這事兒,還惹惱了那些佛門大德,一個兩個與白馬寺都斷了來往,阿彌陀佛,佛祖在上,辦譯經大會不要錢嗎?那些禿驢連吃帶喝十半個月都不走,白馬寺已經大不如從前了,哪有那些米麵給他們白吃白喝?”

聽著和尚罵禿驢,倒是新奇。李牧忍不住笑出聲,道:“所以你就找盧夫人抱了大腿?這麼,盧夫人算是你白馬寺的金主了?既然她是你們的金主,為何又找上本侯?”

老和尚笑道:“侯爺,明人麵前不假話,老衲活了六十多歲,看人的眼光還是有的。侯爺庭飽滿地閣方圓,星眉劍目卓爾不群,氣質非凡,又深得陛下信任倚重,乃正道也。反觀盧夫人,雖有一定才幹,卻難免有些邪門歪道之嫌,貧僧不傻,自然知道如何選擇。”

李牧當然不傻,所以他不會被這幾句話就忽悠了,靜靜地看著德延住持沒有表態。德延等了一會兒,終於又開口,道:“侯爺,老衲聽了慈恩寺的事情。”

“想例外?不可能。”

“老衲絕非想要例外。”德延住持急忙否認:“恰恰相反,老衲想站出來支持侯爺的新政,為下佛門做個表率。”他指了指梁柱上拚接的地方,道:“侯爺您瞧,我白馬寺多麼簡樸,與慈恩寺之流,涇渭分明。佛教勸人向善,佛門弟子也都是一心向佛,隻是有一些如慈恩寺和尚的蛀蟲,壞了佛門的名聲,才會引得陛下盛怒,百姓怨憤,還請侯爺明鑒。”9gg

李牧心下了然,這老和尚所圖甚大啊。不但要錢,還想要名。白馬寺這些年來,因為‘窮’的關係,痛失了佛門執牛耳者的地位,被慈恩寺取而代之,如今慈恩寺遭了難,他就想趁機把聲名和地位奪回來。此人眼光和嗅覺,都是一等一的。

老和尚的話,李牧隻能信一半,但老和尚的提議,李牧卻有點感興趣。

解決了蝗災之後,李牧在百姓心中的聲望如日中。但與商賈之間的對立矛盾,卻日益凸顯。雖也沒什麼可怕的,商賈們沒了主心骨,也不會怎麼樣。但李牧是要做事情的,還得指望這些商賈們出錢出力。但如今的情況,兩邊‘尬’在這兒了。李牧不可能再先示好,而商賈們也覺得李牧肯定會記仇,不敢再出現在他麵前。兩邊都沒台階,事情就辦不了。

但德延在白馬寺做了多年的住持,這洛陽城裏裏外外的人物,沒有他不認識的。若由他來穿針引線,台階不就有了麼?隻要有了台階,事兒就好辦了,很多心照不宣的事兒,都不用把話明,聰明人都知道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