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君前戲(2 / 3)

因此,李世民才會覺得意外,難道李牧要給士卒發錢麼?朝廷現在沒有錢,不思節省,反而要花錢,這不是扯淡麼?

李世民點點頭,肯定了李世民的心中所想,道:“陛下,招募士卒,是要給錢的。”

見李世民要急,李牧趕緊道:“陛下先別動怒,其實這不是臣異想開,古已有之。”

李世民哼道:“朕也通讀史書,怎麼沒見哪一本上麵記載了這種事情?”

“春秋吳起、”李牧脫口而出,李世民愣住,他當然知道吳起,但他對募兵沒有印象,皺眉道:“你莫誆朕!”

李牧解釋道:“魏武卒,魏國吳起以苛刻的篩選標準招募士兵,一旦合格成為武卒,就等於是有了一份工作,而不是臨時征發打完仗就回家。一定年限之後,朝廷會給一筆安家費讓他們‘退伍’,再招募一批新的青壯進來,使軍中一直保持著青壯的士兵,魏國因此得以強盛。臣沒有一句胡謅,陛下若不信,回頭可翻閱史記,看看有沒有這一段。”

李世民自然是讀過史記的,李牧這麼一提醒,依稀想起了一點兒,點了點頭,道:“就算是有,但如今朝廷沒錢,如之奈何?”

“現在沒錢,不代表以後沒錢。這不是要休養生息麼,隻要安定幾年,搞錢的法子有的是。”李牧拍著胸脯,道:“若陛下點頭,錢不是問題。而且這事兒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徐徐圖之,從禁衛到地方,逐步的改革。如今最缺的,是領兵的將軍。”

李世民似乎是在思考,沒有接話。

李牧繼續道:“如今朝廷之中,雖名將如雲。但陛下沒有發現隱患麼?得力的將帥,都逐漸老了。李靖大將軍、尉遲大將軍,都已近花甲了。年輕一些的,如我義父,也要比陛下大幾歲。這些人,能留給太子麼?”

“所以,如今最重要的是,培養可堪大用的年輕將帥。老一輩將帥的寶貴經驗,若是帶進墓裏,豈不太可惜麼?孫臏的一本兵法,流傳的上千年。我大唐將帥,遠邁古人,若是成立一所學校,以老帶新,可保我大唐代代都不缺少名將,如那長江之水,一浪疊一浪,綿延不絕矣。”

聽李牧到這裏,李世民漸漸明白過味兒了,募兵製好處多多,最大的缺點就是費錢,而朝廷需要搞錢,最擅長此事的便是李牧,李牧推行這個製度,雖是為了江山社稷,但也必然有自己的私心。因為一旦施行募兵製,他就會變得愈來愈重要。

雖然看破了李牧的心思,但李世民反而放心了。做皇帝的,不怕臣子有私心。隻怕臣子沒有私心,李牧若真是這樣想,明他求的是自保,而不是有了異心。對李牧,李世民又怕又愛,他愛李牧之才,又擔心他會反,但若李牧沒有反意,隻求做一時權臣,李世民是非常非常樂意的。

想通了此節,李世民終於點頭,但也沒有把話死,道:“紙上談兵,終是看不出效果來。這樣吧,軍校的事情,朕應了你了,朕會讓侯君集與你商量此事,至於軍製的改革麼,眼下是沒錢,等秋收之後,看情況再定吧。”

李牧長出一口氣,道:“謝陛下成全。”

“成全什麼,你也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李世民笑了一下,端起了酒杯,李牧趕緊陪著,君臣幹了一杯,李世民餘光偷瞄李牧,見他一副長出了口氣的樣子,心中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想。這子是為自己想自保的辦法呢,更加高興開懷,一杯接一杯喝了起來。

李牧吆喝著喊上酒,陪著李世民喝了個盡興。直到李牧在高公公的攙扶下,搖晃上了馬車回宮,李牧兀自還在嚷嚷,要跟李世民喝到亮雲雲。

看著馬車走遠,李牧臉上的醉色已然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