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體上,仍是牡丹亭的架子。但其中的一些細節,例如杜麗娘出身門閥、有才女之名,牡丹亭、清平調等,都能讓人聯想到王鷗。還有她的父親杜珪,做的是朝廷的侍中,被貶之後還是太原刺史,很自然讓人想起剛剛致仕的王珪。請的老師孔最良,無論是脾氣還是秉性,做過國子監祭酒的經曆等等,都與孔穎達一般無二。
至於男主人公柳夢梅,與李牧的相似之處就更不必。李牧在上人間作三首清平調的事情,長安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雙榜狀元更是下皆知。哪有那麼巧的事情,映射的是誰,自不必多。
牡丹亭這部劇一共五十折,李牧先寫了個梗概,然後口述,著人筆錄,寫了三折。有道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僅僅是開了個頭,便叫人欲罷不能了。
李牧也沒有清場,在他口述的時候,很多人都聽到了。次日,長安城內便開始流傳侯爺新戲牡丹亭。由於每個人距離遠近,聽到的內容多少都不等,版本也不統一,有的多點,有的少點,還有書生自己添油加醋編的,而李牧口述筆錄的那份,卻沒人能拿到,不知惹來了多少豪門貴胄的女眷埋怨。就連皇後那邊,也派人過來催促,讓李牧找人謄寫一份送到宮裏頭去,並囑咐李牧快些把這戲寫完,別叫人等得心急。
討要的人太多,李牧被逼得沒辦法,索性直接讓大唐日報加版麵,每日連載一折戲在上頭。事實證明,他看了大唐百姓追劇的力量,牡丹亭登上版麵,大唐日報便告脫銷,一連數日皆是如此,加印雙倍仍然是供不應求。幾後才知道,原來是其他各大城豪門貴胄的女眷們,為了早點知道牡丹亭後麵的內容,派人快馬送報紙回去,幾日之間快馬都不知道累死了多少匹。
長安距離洛陽並不甚遠,快馬一一夜即可抵達。大唐日報連載牡丹亭的消息傳到洛陽的時候,洛陽豪門貴胄的女眷們便都開始行動了,盧姐姐則更搶先一步,她不知道通過什麼手段,拿到的竟然是李牧在麗春院口述的那一版,大綱加前三折戲都拿到手,如果拿來原版對比,竟是一字都不差。
“夢短夢長俱是夢,年來年去是何年。”
“驚覺相思不露,原來隻因已入骨。”
“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
盧姐姐放下手中的牡丹亭手稿,喃喃念叨剛剛看到的句子,眼角多了一絲的淚痕。
容嬤嬤在她身後,聽到自家姐又哭了,忍不住想要話,但話到嘴邊,又不知道什麼。這麼多年了,該勸的話都了,姐是一句話也沒聽進去,再什麼,又有什麼用呢
“嬤嬤、”
傷感了一會兒,盧姐姐終於緩過來了一點兒,轉過身看向容嬤嬤,道“嬤嬤你,這人死了之後,真的能死而複生麼”
容嬤嬤搖了搖頭,道“姐,這怎麼可能啊,您就別胡思亂想了。這都是狂悖之徒的胡言亂語罷了,瞧瞧這都是什麼話,夢中預見情郎,還行那之事,誰家的女子會這樣”
“我倒是覺得這位杜姐勇敢率直。”
“這”容嬤嬤想起自家姐的經曆,頓覺失言,忙道“姐,老仆不是這個意思。”
“我自是知道嬤嬤的心思,你待我是極好的,不必道歉。”盧姐姐笑了笑,又撿起來牡丹亭的手稿,摩挲著上麵的文字,對容嬤嬤道“嬤嬤啊,李牧為了討好王家妹妹,能寫出這樣的戲來,看這戲裏頭的文字詩句,無不顯出情意二字。此子的才情,著實是一等一的,對王家妹妹,也是用了心的。本來我還想著,倆人差了那麼多,這情意幾分真,幾分假不清。現在看來,王家妹妹倒是遇到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