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強者的責任(1 / 3)

正文

長孫皇後嚅囁了一下,道“陛下不是,要把李牧留給乾兒?”

“乾兒……”李世民許是寫完了,抬起頭看向長孫皇後,似乎在遲疑,他又低下頭,用了印璽,淡淡然像是閑話家常般,道“青雀的括地誌,你看過了麼?”

“看過,著實的詳盡。集地理誌》與《輿地誌》之長,是一本不錯的書。”

李世民蓋完了印璽,輕吹墨跡,等待晾幹,道“承乾從癡迷武道,現在呢,雖性子改了些,東宮的事務也都能處理,但朕知道,他心不在焉。朕問過東宮的屬官了,他每次回宮,都是處理完事務便走,寧願住在城管局的宿舍,也不願在東宮多留。朕這兒,還有你那兒,旬月也看不著一次……”

長孫皇後心有所感,臉色變了,有些急促道“這也不能是過錯啊!”

“是不能算是過錯、”李世民繼續道“朕沒有承乾有過錯,隻是朕琢磨啊。這立朝需武,享朝需文。開創下,自需要武功,但治理下,需要文治。大唐打下,有父皇一代,朕這一代,已然是夠了。朕還年輕,再有二十年,必能平定四夷。屆時,也沒什麼需要武功的地方了,但廣闊的疆土,卻需要一個懂得文治的皇帝——”

長孫皇後再也忍不住,道“陛下莫非是動了易儲之念?”

“皇後別急,讓朕把話完。”

長孫皇後不語,轉過了身去。李世民來到她跟前,握住她的手,道“承乾是朕的長子,朕如何能不愛他?但這皇帝之位,並非僅僅是皇家事,非朕之喜惡可定。更需對下百姓負責,朕得為下百姓,找到一個最適合的君主。朕有三個嫡子,稚奴尚幼,唯有承乾青雀二人,相比之下,確實是青雀更為合適一些。”

“那承乾呢?”長孫皇後盯著李世民,質問道“臣妾記得立承乾為太子時,陛下曾對臣妾過,玄武門之事,乃是迫不得已之非常手段,但家國下,長幼有序,嫡庶有別。這些話,陛下都忘了麼?若陛下易儲,如何麵對下悠悠之口?”

“是啊……”李世民長歎一聲,自言自語,道“如何麵對啊?”

“不要動易儲之念!”長孫皇後攥緊了李世民的手,認真道“陛下,承乾就算有千般的不足,大體上,仍是一個好孩子,一個可堪造就的孩子。下人才何其多也,隻要能做到知人善任,便是他自己的文治略有微瑕,也無傷大雅。何至於易儲呢?”

“可是、”

“陛下!”長孫皇後的聲音加重“承乾和青雀都是我的孩子,做母親的哪個不想孩子好?但是,相比把青雀扶上龍椅,我更想要的是他們兄弟和睦,難道陛下想讓玄武門之事重演麼?”

“……”

這句話,直擊李世民的心底,他深吸了口氣,想起了那個如血的夜晚,想到了他射向李建成的那根箭,利箭穿過雨幕,刺進了從待自己如父般的兄長心口……

“咳!”

李世民臉色變得慘白,嘴裏一甜,溢出絲絲血跡。

“陛下!”長孫皇後看得真切,趕忙扶助李世民,高聲喊道“快來人,傳禦醫!”

高公公急衝入殿內,太監宮女亂成了一團。

這一夜,宮牆之內,不平靜。

……

翌日。

欽監地宮。

袁罡正在彙總各地送來的密報,忽然有人進來,他沒有回頭,繼續處理手頭的事,道“什麼事,。”

“大人,洛陽侯送來請柬。”

袁罡動作一停,回頭道“洛陽侯,李牧?他送我請柬?”

其實袁罡與李牧,本來沒有什麼仇怨。隻是因為東廠和西廠的事兒,才產生了嫌隙。但這些事兒也並非是不可解的,隻要有足夠的利益用作交換,誰會介意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盟友呢?

“拿來我看。”袁罡接過請柬,打開,眉頭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