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猝然發難(2 / 3)

金晨輕輕搖頭,老實道:“巧巧總掛嘴邊,我聽到了,也覺得很有道理。她和我念叨知恩,是想她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接她回來。”

提起李知恩,李牧發起了怔。李知恩走的時候,情勢非常不樂觀,李牧未覺得自己的決定哪裏有錯,但是隨後危機解除,李牧便開始後悔了。新羅那邊的事情,比預想中更加複雜。

現在收集到的信息太少,還不能做出判斷。但他的直覺告訴他,或早或晚,他必有一趟新羅之旅,如果他不去的話,李知恩怕是回不來了。

李牧握住金晨的手,道:“巧巧就是這樣的人,她永遠先想著別人,卻忘了自己。知恩那邊,我也記在心裏頭呢,等咱們在洛陽安穩下來,巧巧也生產了,我便尋個機會去一趟新羅,把知恩接回來也就是了。什麼國王公主的,知恩不會在意的。”

“那我?”

“你想做什麼,你便放手去做。不過我不想你以身涉險,保證自己的安全前提下,我都支持你。”

“謝謝夫君。”金晨得了李牧的首肯,開心了許多,把身子埋在他的懷裏,相擁著睡了。

翌日明,吃過了早飯,張勳登門,李牧才知道,張愛為何會來。原來是李世民傳旨,召見張勳參加可汗的加冕儀式。張勳作為新晉的高昌王,李世民的這道旨意,逼得他他非來不可。他若不來,形同高昌與大唐決裂,這可能正中了李世民的心思,但他若來,也有風險,誰知道李世民是不是擺下了鴻門宴。

張勳本想,把張愛留在高昌,若他這邊出事兒,張愛也有時間按照他早就備好的退路從容離去,但是張愛哪裏肯,一定要跟過來。張勳拗不過他,隻好帶上她。心中忐忑,若這次回不去,可真是叫人一鍋端了。

來的路上,關於李牧的消息,他也一直都有收到。一路膽戰心驚,直到前幾日,他的密探回報,李牧再度回長安,並且得封徹侯,他的心才終於放了下來。自己的這個女婿,到底還是有本事的。

張愛昨日是快馬提前來了一,張勳的大隊人馬今日才來到,並沒有居住禮部準備的地方,而是直接來了京東集,隨行的人雖然多,但是安置卻很容易,白鬧兒做了市令之後,最大的樂趣便是蓋房子,京東集的地方,他幾乎已經全都蓋滿了。蓋好的房子,他隻租不賣。打算作為一份兒產業,留給白家的後世子孫。想法是很好的,但或許是經營策略的問題,定價有些不合理,吆喝的很歡,但是真正租賃出去的不多。

這些房子都可以住人,安置不成問題。倒是把白鬧兒心疼夠嗆,他請工匠蓋房子,可不是為了給人白住的呀,白住也罷了,看在有點親戚的份上,但是這麼多人吃馬嚼的,誰來付賬?他不敢跟李牧開口,又擔心直接找張勳要李牧會生氣,因此悶悶不樂。

還好張勳早就調查過白鬧兒的為人,知道他看待錢財很重。在人員都安頓好了之後,他派人給白鬧兒送了一箱金銀。折合銅錢,少也價值幾百貫,白鬧兒這下開心了,吆喝著手底下的夥計,伺候得是妥妥帖帖。

這些插曲,李牧自然是不在意的。他的注意力,被內務府引出的一樁官司吸引了。

這事兒要起來,還是從他身上引起的。早前李牧上奏新政,其中關於田產的一條,便是下之田重分,免人頭稅,攤丁入畝。這項政令,得到了李世民的支持。在他去了西域之後,也在大力地推行之中。但是阻力非常大,李世民考量得失,最終決定,分批實施,因地製宜。白了還是擔憂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力薄弱,若是強令到了地方,卻被地方推三阻四,朝廷的麵上也不好看。

作為大唐的京畿所在,長安肯定是第一批的‘示範點’了。若新政在長安都施行不了,在任何地方也肯定都沒法推行。因此,在長安城施行新政這件事,成了新政的重點。李世民每隔幾就要過問,負責此事的長孫衝,也是殫精竭慮,不敢有絲毫的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