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他們的錢拿來為朕所用”李世民懷疑地看著李牧,心裏的那句話沒有出來“要是這麼容易,朕也不會為了錢發愁了。”
“準確地,是為國家所用。”
“朕即國家”
李牧笑了笑,搖了搖頭。李世民微怒,道“朕即國家,這句話有錯”
“陛下,國家不止是陛下一人,這隻是諂媚之人的奉承之詞罷了。若一人即國家,那誰都可以自己是一個國家,這豈不荒謬麼”
李世民不語,顯然是沒有想到反駁的話。
李牧繼續道“臣以為,國家至少要滿足四個條件,國土、百姓、文化,朝廷。四者缺一不可,沒有國土何談國家,沒有百姓,千裏赤地,也不可能。有了國土,有了百姓,不能教化,與野獸何異三者兼具,而無朝廷,那不就是亂世麼亂世,人命如草,又怎麼算是國家呢”
“陛下,子也。子,人皇也。陛下貴為人皇,也得擔起人皇的責任。陛下的責任,便是讓這個國家更好,讓百姓更富足。臣又聞古語雲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絕不能陛下成就國家,而是國家成就陛下。”
李世民斟酌李牧的話,越琢磨越覺得有理,忽然起身鞠躬,李牧趕緊後撤半步,像是在躲避,實則腳步未動,受了這一禮。
李世民直起身,道“李牧,你的這番話,如醍醐灌頂,讓朕醒悟了。你的沒錯,朕不是國家,那些錢也不是朕的,朕隻有為國家使用之權,不能用其肥私利己。”
“陛下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也算臣沒有白費唇舌了。”李牧想了想,覺得自己還可以多一點兒,便繼續道“其實這很簡單就能理解,陛下的內庫和國庫,陛下把內庫的錢拿來補貼國庫,會有賢名,而陛下若動用國庫的錢,下人都會覺得陛下是個昏君。陛下既然想做明君,就不能有打國庫錢的主意,這市場中的錢,陛下不能打,也不能讓任何人動這個心思。”
李世民不解道;“不能動心思,如何使用”
“簡單。”李牧輕笑道“因勢利導即可,可通過手段,讓錢往陛下想要的方向流動,雖非直接,但也達到使用的目的了。”
“詳細。”
“陛下,當世之豪富,他們囤積金銀銅錢,而無處花銷。臣問過其中一些人,有的人家備有錢窖,裏頭的銅錢因為貯藏太久,多已腐爛。銅錢,金銀的數量是有限的,他們都貯存起來了,市麵上流通的就少,百姓使用起來也不方便。而在有了洛陽交易市場之後,因為有很多機會參與投資,這些錢就能夠利用起來。”
“同時,因為參與的是股份而不參與經營,地域上的限製也會減。這對陛下打破地方上的桎梏便相當的有利。”
“另外,在臣的構想中,這個交易市場的至少三分之一的交易,應當是與番邦進行的。”李牧露出壞笑,道“陛下試想一下,番邦如果想在市場貿易,需要先交保障金,交易成功,還要繳稅,為了方便貿易,他們需要在大唐的銀行存錢,而存進銀行的閑置餘錢,朝廷是不是可以借用一下隻要賬麵做的清楚,便隻需要一點兒的,忽略不計的利息,用他國的錢,強壯我大唐”
“一旦兩國交戰不,用不到交戰的程度,在他們的錢掌握在我們的手裏的時候,他們想開戰,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錢。民間有句俗話,叫做,欠錢的是大爺,便是這個道理”
“欠錢的是大爺”李世民世家子弟出身,哪裏接觸過這等粗鄙的行徑,但是這個道理很簡單,隻要稍微一想便能明白。李世民大笑了起來,道“好一個欠錢的是大爺道理是極對,極妙啊”李世民讚賞地看著李牧,道“李牧,你果然是縱奇才,朕沒有看錯你你放心,朕支持你”
“不、”李牧非常認真,道“臣不需要陛下的支持,相反,臣希望對此不聞不問。”
“國之大計,朕怎能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