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定風波(3 / 3)

程咬金哼了一聲,不話了。李牧繼續道“但是,就像前頭的改革一樣,凡事咱們得出個道理來。動了門閥的飯碗,依據是大唐律,他們違法了,拿了不該拿的,還不交稅,所以要動。而對於軍功和爵祿,則不存在該不該的問題,因為軍功和爵祿,都是做不得假的。”

“民間有諺曰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可見,在百姓的心中,他們的文武藝,就像是貨物一樣,應當得到一個合適的價錢。沒什麼的,這是經地義的事情。軍功和爵祿,咱們不妨也這樣想一想,給一個合適的價錢。既然是賣與帝王家,所需由皇產局出,也是理所當然的,不會抵賴。”

“臣聞,軍功分為等,那麼不妨也以此為憑據,不同等級的軍功,能夠獲得的賞賜也不同。則賞錢,中則賞地,大則可選。但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軍功的計算不是很規矩,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因此臣建議兵部,盡快拿出一個統一的章程來,皇產局好根據不同的標準,測算出應得的賞賜。”

李世民聽罷之後,微微頷首,道“此言有理——”還沒等他完,程咬金又嚷嚷了起來,道“核算任你核算,但老夫問的是地,這地如何?”

李牧正色道“標準出來之後,按軍功累計多少,多退少補,沒什麼好的。還是那句話,不該得的,霸占不下,該得的,皇產局也一分不少的給!”

一直不參與爭論的李靖忽然開口,道“逐鹿侯,老夫有一問,還請解惑。”

李靖開口,誰敢不當回事,李牧當即道“大將軍請講。”

“這軍功田和爵祿田,與口糧田等若,還是與租田等若,需要繳稅麼?”

李靖的意思很明確,他是在問,這軍功田是否是身死還田,按照什麼標準收稅。因為目前的情況,軍功田和爵祿田也都是收稅的,隻不過相對較少罷了。

李牧思忖了一下,道“當視情況而定,軍功田依軍功而得,軍功可累加,軍功田自然也應當可累加。又因,軍功的獲取,往往需要將士搏命,風險極大,很可能一戰過後,性命不保。所以應當‘父死子繼’,‘子亡養其親’,讓將士的血不白流。但,這樣的繼承隻能有一次,父死子繼之後,則不可再繼。子亡養其親之後,也不可給予他的兄弟姐妹等,因為這軍功與他們無關,不可滋生懶惰。至於賦稅,軍功田可不繳賦稅,亦可不收公糧。”

“至於爵祿田,臣竊以為應當‘隨爵降等’,為表功績,亦可不繳稅賦,但應收公糧。”李牧伸出一隻手,道“五成公糧。”

有人提出異議,道“逐鹿侯,能否解釋一下,為何爵祿田要收公糧?雖然公糧有常平倉收購,不是白白繳納,但我不想賣還不成麼?有何分別?”

“這個問題好!”李牧笑道“分別就在於風險,軍功田是搏命,而且大部分立下軍功之人,都是普通的將士,他們的財富有限,留下糧食,等待價高的時候販賣,都情有可原。但又爵位者,家中必有餘財,而他們的財產,與他們的爵位息息相關,他們的爵位,是陛下賜予的。獲取的方式,則不一定是用命換來的,也可能是繼承得來的,風險要很多。常平倉乃是根本之策,為的是江山社稷,有爵位的人不支持,誰來支持?”

“此言有理!”李世民接過話去,道“朕賜爵與爾等,絕非為了滋生懶惰。而是為了激勵,李牧的這些安排,正合朕心。”

魏征聽到這裏,總算是徹底明白了李牧的打算。原本新政還糾結於大唐律,魏征還能以修法為憑,控製新政實施的速度。但現在,被程咬金這麼一攪鬧,一下子繞了過去,開始討論實質內容了,等到所有都討論完畢,想要拖延,也沒有理由拖延了!

大唐技師@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