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其實也不知道後世關於股份的定義是不是這麼回事,但是在唐朝,他的話就是定義,隻要能得通就不會有問題。而且他這樣解釋,也便於理解。至少麻繩是分股的,李世民還是知道的。
李世民點點頭,道:“著實巧妙,但是朕有個疑問。你讓他們出錢,他們就願意出錢?你該不是誆騙的吧?”
“陛下,臣是一個正直的人!”李牧認真地道:“臣怎麼可能誆騙呢?臣隻不過是給他們算了一筆賬而已。”
“算了什麼賬?”
“臣就是通過計算的方式告訴他們,礦和鹽,每年的獲利,至少二百萬貫。他們出一百萬貫的本錢,能獲得二百萬貫的利潤。一變二,翻倍的賺!而且,這一百萬貫的本錢,大半還是要花在他們身上的。而且投入是一次性,利潤卻年年都有。這樣還不入股,豈不是傻子了麼?”
李世民還是有些懵懂,道:“朕還是沒聽明白,你的意思,這錢還不算是賺的?”
“唔……”李牧想了想,道:“現在還不能完全算,不過暫時用不上那麼多。陛下可以拿去用,隻要及時歸還就行了。”
李世民眼珠轉了轉,雖錢不是純利潤有些令人失望,但可以用,就解了燃眉之急了,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忽然李世民想到了一個問題,這投入就能翻倍,而且投入的錢還能轉回去,如此的好事,怎麼都便宜別人了?
李世民把這個問題拋了出來,李牧歎了口氣,道:“陛下,您怎麼還是沒明白臣的意思呢?臣這是為了陛下,撒了一個彌大謊啊!”
李世民蹙眉,道:“什麼意思,明白點!”
“陛下,臣請問您,就像現在這樣入股,陛下有錢入股麼?”
李世民搖了搖頭,他要是有錢,還用得著李牧麼?
“對嘛,陛下沒有錢入股。臣也沒有,那怎麼辦呢?就隻能是找有錢的人入股了,誰的錢也不是撿來的,若沒有足夠的回報,誰會投錢呢?因此雙倍的回報,是必須得有的。”
“可是這錢都給他們掙去了,朕的利潤在哪呢?”
“陛下,您也沒搭什麼呀!”李牧給李世民解釋道:“陛下,鹽業公司開采的是原本有毒的岩鹽。等公司運作起來,他們開采鹽,是要給錢的。他們得承包岩鹽礦,這個錢,就是陛下您的純利。這是原本沒有的,若沒有鹽業公司,您掙不到這個錢。礦業也是一樣,他們承包礦,也得給您錢。這兩份錢,原本都是沒有的。有了這兩個公司,才有這兩份錢。臣如此運作,您一分錢不用投入,坐享其成,空手套白狼,您還不滿意麼?”
李牧把手一攤,道:“那臣就沒辦法了!陛下另請高明吧!”
李世民皺著眉頭想李牧的話,還是沒想明白,問道:“若按照你的法,朕坐享其成,輔機和叔玠他們也能獲利,但是這錢從哪出啊?到底是掙了誰的錢呢?”
李牧想了想,道:“陛下,臣再給您舉個例子,您應該就能明白了。”
“假設臣有一個煤礦,煤是有價值的。但是煤不挖出來,就沒有價值。煤礦旁邊有一夥流民,這些流民沒有財產,但是他們有力氣,他們能幫臣把煤挖出來。他們幹活,臣給他們錢,他們拿錢買糧食吃。種地的農民賣了糧,買臣的煤取暖。臣賣了煤,得以獲利。這樣一來,臣的煤,流民的力氣,農民的糧食,全部都有了價值。陛下若問到底誰賺了誰的錢,誰都賺了誰的錢,因為煤和流民的力氣產生了價值,這個價值就是錢。當價值的總量逐漸增長的時候,市麵上需要的錢也會增多。或者錢的數量不增多,錢的價值就增加了。反過來也是一樣,臣這麼,陛下您聽懂了麼?”
李世民搖了搖頭,他確實沒聽懂,而且更懵了。
李牧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了。貨幣通脹這個概念,他在後世念書的時候,學得也不是很明白。還是後來做遊戲數據平衡的時候,通過實踐才總結出來的道理。一個服務器中的元寶總量和遊戲內的金幣產出的關係,就是一個型的通脹規律。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玩家可以在遊戲裏做個商人,十幾分鍾拍賣行倒賣就能換元寶甚至換錢,而大部分的人,整整夜的打怪刷金幣,都不一定夠學技能的。
這是有門道的事情!不是光靠勤奮就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