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眼角含淚,聲音也略顯哽咽,道:“朕殺了你的父王,這筆賬,朕認!但是朕並不後悔,因為是他先不顧兄弟之情,且朕相信,朕會是一個好皇帝,比他更適合做一個好皇帝!如今朕做到了,朕滅了突厥,報了大仇。若他還活著,朕相信,他也會佩服朕的。”
著,李世民又笑了一下,道:“了你可能不信,朕這幾日便常常夢見你的父親……唉,算了,不提了。”忽然,李世民目光一凝,盯住李有容的眼睛,道:“朕封你為郡主,給你應得的一切,便是要你知道。上一輩的事情,與你沒有關係。朕把你當做子侄,也會盡心照顧你。哪怕父皇殯之後,朕也不會傷害你。朕會給你找一個如意的郎君,你將享有如同朕的長公主一樣的恩榮。”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李有容一眼,仿若已經把她看穿了一樣,微眯著眼睛,目光如刀鋒一般銳利:“這些,是朕的想法。若你也這樣想,一切都好。但若你有什麼其他的念頭,也隨你,朕就在這裏。”
餘下的話,李世民沒有透。但是意思,李有容已經聽懂了。朕就在這裏,不躲,也不藏。你若想報仇,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這是何等的自信。
李有容看著李世民,撲麵而來的氣場,讓她感覺到了緊張,非同一般的緊張,此生二十餘年,從未有過的緊張。她甚至不敢開口話,擔心控製不了自己的表情,讓李世民看出什麼破綻來。
好一會兒,她才勉強定住心神,道:“陛下,臣女心中,半點也沒有恨意。若有,也是對父王,對頡利的恨。臣女的遭遇,想必逐鹿侯已經稟告過了。當年,若非父王,我與母親,也不會受到那麼多苦難。母親也不會屈辱再嫁,不會死在頡利派出的騎兵的刀下。臣女隻恨,無法替母親報仇,除此之外,別無他想。”
李世民收回了目光,道:“你與頡利的仇,朕無法幫你報。突厥雖然覆滅,但是突厥舊地的部落仍然甚多。他們奉頡利為主,若朕殺了他們。邊境各城,將會永無寧日。朕不能為了你一個人,葬送萬千百姓的生命。但是朕可以答應你,若有恰當的時機,可以取頡利的性命的時候,他的命,便是你的。隻是這個時機,需要等。朕不點頭,你不能殺他。至於你這次行刺他,朕已經派人去找他過了,他不會再提起,也不會再出現在你的麵前。此事,就此揭過,你覺得如何?”
李有容低頭不語,良久,抬頭道:“臣女,聽從陛下的安排。”
李世民笑了起來,不管李有容是真心還是假意。作為皇帝,作為她的叔父,李世民要的是結果。隻要結果是令他滿意的,李有容心裏怎麼想,他並不十分關心。
忽然,他又想起了今的事情,便問道:“有容,李牧來找父皇的時候,你是否在旁邊。今日如此胡鬧,到底是因為什麼?”
李有容也沒有瞞著,便把李牧與李淵的對話告訴了李世民。但她還算是有良心,沒有把李牧叫李淵‘老頭’,還有對李世民不敬的那些非議講出來,隻了李牧今日的反常,是與李績父子有關。
完,李有容又道:“陛下,起來,這件事皆因我而起。臣女也深深的覺得愧對李績大將軍一家,臣女想向陛下申請,可否用臣女的封賞,換取……”
話還沒完,就被李世民打斷了。李世民怒道:“你休聽李牧那子胡言亂語,李績父子的事情是與你有關,但究其根本,卻與你沒多大幹係。李牧這個子,竟敢在背後非議朕!當真是膽大包!朕非得好好收拾他一下不可,你不要放在心上。好好照顧父皇,朕會處理此事。”
李有容見狀,知道再什麼,李世民也不會聽了,便不在下去了。這時,陳公公又溜了上來,長孫無忌和王珪到了,李有容便借照顧李淵為名,識趣地告退離開了。
等李有容出去了,李世民看向高公公,道:“高幹,你覺得她的話,幾分真,幾分假?”
“老奴覺著……”高公公沉吟了一下,道:“至多三分真。”
“嗬嗬、”李世民點了點頭,卻也沒有再什麼。對門口候著的陳公公道:“讓樓下的人都散了吧,跪成一片像是什麼樣子!讓輔機和叔玠上來見朕!朕倒要看看,他們要怎麼給那混子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