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高士廉聽了,心中有些惴惴,他自然知道此間的主人是誰。聽四層隻有收到主人邀請方可進入,高士廉頓時覺得自己沒戲了。想到今王宮貴胄,文臣武將都會來此,他高士廉若是隻能在二層,而沒有收到去四層的邀請,來日再見麵時,麵上須過不去。
高士廉打定主意,等會一定要找李牧,無論如何,也得去四層。
進了包間,丫頭拿來了一個茶壺,娶了些茶,為高士廉沏上了。高士廉看著丫頭一板一眼地沏茶,不知道她在幹什麼。茶,他是認得的,也是喝過的。但是丫頭這個沏茶的方法,他沒有見過。
事實上,唐代以前,茶是作為藥用的。到了隋末,製茶工藝發展,人們意識到茶還可以作為日常生活之用,才遂開啟了品飲之風。初唐喝茶,隻有三種方法。一曰,煎,二曰,庵,三曰煮。至於後來陸羽的《茶經》記載的茶道,則是一百多年後的事情了。
煎茶法,就是在水剛剛開始沸騰時,把茶末放入其中,然後再煮沸一次,就可以進行飲用了,若嫌口味清淡,富庶的人家可以加點鹽。這樣煎出來的茶,一般都是連湯帶水一起吃下去的。
庵茶法,就是在茶瓶中放入一些茶末,然後衝入開水,但是這種方法隻能喝而不能吃。
而煮茶法則是模仿熬藥的過程,把茶葉和薑、棗等一起放入鍋中進行徹底的煮,這樣煮好的東西全部喝下去,這就是所謂的煮茶了。
但看這個姑娘製的茶,卻與這三種都不同。她拿出來的茶葉,不是粉碎後的茶末,而直接就是葉子,看樣子似乎是曬幹過的,又像是烘焙幹燥的,直接放進了壺中,衝入了開水,不加鹽,也不加薑。
高士廉看得眉頭緊皺,這也太寒酸了一點吧。而且這算是什麼喝茶的法,三不靠,這樣泡出來的茶,真的能喝?
“丫頭、”
“先生請講。”
“你這是茶?”
“嗯。”丫頭微笑著解釋,道:“這是隻有上人間才有的茶。”
高士廉掀開壺蓋,看了眼裏麵已經泡開的茶葉,道:“你給我倒一杯,我嚐嚐。”
丫頭依言倒了一杯,高士廉摸了摸茶杯,不是很燙,便端起來一飲而盡。
“唔……”一杯茶下肚,高士廉的表情很是複雜,這茶的味道不好,入口苦澀,卻又有回甘,不鹹不淡,不清是個什麼味道。他吧嗒吧嗒嘴巴,道:“這種喝法,是李牧琢磨出來的吧?他這是什麼意思?”
“經理,以往的喝法,過於喧賓奪主了。茶葉有君子之風,最適合精行儉德的人,隻有如此飲用,方可品味出真正的滋味。”
“真正的滋味?”高士廉覺得好笑,道:“何為茶真正的滋味?”
“經理,是人生的滋味。”
“人生……”高士廉一愣,回想剛剛茶湯入口時的感覺,心中略有所感,但還是不甚明朗,問道:“他還了什麼?”
“經理,品茶,便是品味人生。入口時苦澀,人生來即苦,沒有不苦之人。唯有奮發向上,努力進取,才能成就一番事業。隨之而來的是甘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苦盡甜來,隻有吃過苦的人,才能明白甜來之不易。然後便是回味了,人生經曆得越多,回味起來便越有味道,回首過往的人和事,無論是朋友還是敵人,回憶起來,五味雜陳,就像這茶湯的滋味,不清,也道不明。”
高士廉有些怔忪,丫頭沒這些話,他還沒往那地方想,但是聽了她的話以後,再聯想剛剛茶湯的味道,細琢磨還真是那麼回事兒。
茶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擱在後世也是,年輕人很少愛喝茶。年輕人喝可樂,喝果汁,甚至喝AD鈣奶,沒有幾個會想泡杯茶來喝,而到了一定的歲數,三十出頭,四十來歲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都捧起了茶杯。
至於為什麼?似乎沒人去仔細想過。有些時候,一件事情其實不必去細究,大多數人一起做的事情,必然有其樸素而又無法辯駁的道理。
高士廉沉默了一會兒,自己拿起茶壺又倒了一杯,看了一會兒,喝了一口,細細品味,確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