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給你的,你自己留著吧。”李牧忽然想起李世民的吩咐,道:“老趙啊,陛下讓我賞賜你,你有什麼需要可以出來。”
趙有財忙道:“侯爺,人不要賞賜。人能留在侯府,就已經知足了。”
“表忠心的話就不必了,陛下既然要賞賜你,我自然要遵從陛下的旨意……你吃住都在侯府,錢麼,多了也沒用。這樣吧,我寫個帖子,明日你拿去教坊司,還你良民的身份,以後你就不是奴隸了,如何?”
“多謝侯爺!”趙有財跪倒在地,給李牧磕頭。在這個時代,被充入賤籍,除非主人開恩,否則一輩子都是賤籍。若隻是一輩子倒還好,萬一留下後人,後人也是賤籍。李牧給他這份賞賜,比給他一百貫錢都有用。
趙有財磕了幾個頭,都是用力磕的,額頭都青紫了,等他抬起頭的時候,卻發現李牧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走了。趙有財揉了揉腦門,爬了起來,心中暗想,本以為這輩子都是奴隸了,沒想到還有恢複良民身份的一。心中對李牧感激,但想到自己的另一層身份,不禁有些恍惚了。
不良帥把不良人得那麼厲害,號稱子親軍,但是卻不讓往外,身陷牢獄之時,傳話會來救,也沒等著消息。倒是這年紀輕輕的侯爺,數次相幫,而自己現在卻在出賣他,趙有財心裏愧疚,悵然若失地回了自己的門房。
後宅!
晚上吃什麼,自古以來便是難題。逐鹿侯府雖然不缺吃喝,但奈何唐朝菜品的種類實在是太少了。調料也不全,翻來覆去就是那幾樣菜,吃得久了,神仙也膩啊。
李重義倒是不膩,侯府每殺一隻羊,他自己能吃半隻,都這麼好的胃口,從來也沒過膩。李牧就不行了,他吃一、兩、十都行,但是要讓他一個月都吃羊肉,他真是吃不下去,連著三,張嘴打嗝兒都是膻味了。
李牧決定,改改口味,今吃餃子。
餃子這個東西,相傳是東漢時期名醫張仲景所創,最初的時候,裏麵包的是草藥,用麵包著,囫圇吞下,簡單來就是一個‘麵膠囊’。
後來人們把草藥換成了野菜,到了三國時候,叫它月牙混沌。
南北朝時期,北朝受胡風影響,對吃不是很講究。喜歡把‘月牙混沌’就和著麵餅一起吃,有湯,有餛飩,還有麵餅,啼哩吐嚕地吞入腹中,直到現在,這種吃法在某些地方依然也很流行,燴餅,湯餅等,都是受此影響。
而唐朝人吃餃子,則跟後世差不多了。用水煮了,撈出來單個吃。隻是形狀卻不拘一格,不止有月牙形,還有圓形,三角形,啥形狀都有。但是不蘸料,此時倒是已經有了醬,也有了醋,但是沒醬油……
吃餃子沒有醬油……是沒有靈魂的。
但是沒辦法,實在是沒啥吃,靈魂什麼的不重要了。這個時代沒有後世的白麵,麵的顏色泛黃,在李牧看起來有點奇怪。但是吃起來還是沒有差別的,李牧親自動手和麵,後宅就他們三個人,也吃不了多少,包起來也不費力。
三人當中,除了李牧之外,白巧巧是會包餃子的,李知恩不會包,但也很努力的跟著學了。但李牧懷疑這丫頭是故意裝的,不然怎麼其他事情都做得好,偏偏涉及到做飯就學不會了,吃倒是會吃,飯量還不呢,跟李牧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白巧巧包好一個餃子放在旁邊,忽然歎了口氣,道:“夫君,愛姐姐走了之後,忽然覺得這宅子空了不少。雖然才走了兩日,卻已經有點想她了。”
李知恩豎起了耳朵,心裏著急,心想夫人怎麼又犯毛病了,想什麼呀想,走了才好呢。這兩她當了管家,又是這府裏的二夫人,李牧還慣著她,心裏別提多美了,可不想多一個人分了她的寵愛。
白巧巧不提還好,提起來李牧就覺得生氣,耷拉著臉道:“想她?你想吧,我可不想。”
“怎麼啦,還生氣呢?”
“當然生氣了!”李牧把手裏的餃子皮丟下,道:“我對她夠好了吧,不但幫忙,還給她出主意,自問也沒有得罪她的地方,她倒好,翻臉就翻臉,解釋了也不聽,我送她出城十裏,一句話都沒跟我,氣得我呀……要不是她救過我的命,我都不想理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