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牧得一本正經,長孫皇後有些忍俊不禁。李世民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惱道:“你這樣,是把朕當成了巧取豪奪之人了麼?”
“不不不,陛下絕對不是這樣的人。是臣胡思亂想,陛下若不同意,那便如實……”
李世民瞪了李牧一眼,道:“話已經出來了,還要收回去麼?便這樣吧!”
“臣領旨。”
李世民盯著李牧看了一會兒,忽然歎了口氣,道:“朕心知這樣做有不妥之處,但朕也有朕的難處,如今大唐百廢待興,哪裏都需要錢。黃河今年又突發水患,而民部的錢都已經有了安排,朕唯有從內帑往出拿錢去堵這個窟窿。可是朕的內帑也不寬裕,宮中還有這麼多人,朕總不能一再苛待妃嬪宮人省錢吧?”
“陛下的是,臣能夠理解。”
李世民又道:“可恨這些門閥世家,黃河沿岸鬧災,民不聊生,他們卻視若罔聞,不但不賑濟災民,還哄抬糧價,想要看朕的笑話。每每想到這些,朕就恨不得、恨不得……”
長孫皇後碰了一下李世民的手肘,輕聲道:“陛下……”
李世民打住了話頭,道:“總之,你要明白,朕要錢,並非如前朝皇帝那般,是為了自己享樂的。因此,朕問心無愧。”
李牧心如明鏡,李世民解釋這麼多,其實便如那當婊子還要立牌坊是一樣的道理。想表達的意思無非就是,沒錯,我是搶你的錢了,但我不為了我自己,我是為了下蒼生……
其實這種事情,曆朝曆代無論明君還是昏君都在做。但李牧願意相信,此時的李世民,是真的想把錢花在百姓身上。
“陛下,臣一定盡心竭力為您分憂。臣一直也是這樣做的,除了昨跟那王普對賭賠掉的三千貫之外,臣近期所得的錢財,大都花在了工匠坊的建築之上,以後臣也會盡力投入的。”
李世民微微凝眉,道:“李牧,朕一直都想問你。那工匠坊自從建造起,你便沒有向民部開過口。一直都是自己拿錢來建,你就不怕有一日,朕把你從工部調離,這些錢都為他人做了嫁衣?就算朕不把你調離,你自己花錢給工匠們蓋房子,你圖什麼?”
“陛下、”李牧答道:“臣既在工部任職,就要讓工匠們歸心?吃飽,住暖,僅僅是基本而已。臣以為,工部以前的製度,效率太低了,改革必須得進行。若臣開口向民部申請,民部會痛快地給臣撥款麼?臣當時隻是工部郎中,還做不得工部的主。若等臣遊成功,又不知會等多少時日。既然改革工部是臣想做的事情,臣還有這個能力,臣便拿錢做了。至於是否會為他人做嫁衣,陛下會不會把臣調離,臣沒有想過,隻是做當下臣覺得應該做的事情而已。”
“僅此而已?”
李牧重重點頭,道:“真的僅此而已。陛下,錢財能讓臣溫飽,但並不能使臣快樂。但拿錢來做成事情,能使臣快樂。這件事情若還能讓臣覺得自己是一個有用之人,則更加讓臣快樂。臣隻需要留夠家人的吃穿用度,其餘的錢,臣不吝花費。花在有用的事情上更好,沒用的事情上……腦袋一熱,花了也就花了,花完了臣也不會去想,徒增煩惱不,還於事無補!”
李世民見李牧的眼神不似作偽,心中很感動,忽然想起什麼,道:“依朕看來,你這話沒全。”
“臣不解。”
“與人爭執,似乎也能使你快樂。朕見你吵架的時候,那副躍躍欲試的神情,眼睛裏像是有團火一樣,生怕人家不你鬥。你這個脾氣,就不怕得罪人?”
李牧還以為李世民要什麼呢,聞言立刻一臉認真道:“陛下,臣不怕得罪人。臣心中有數,臣不能讓所有人喜歡,因此臣也有所選擇。隻要陛下喜歡臣,陛下需要臣,臣便有恃無恐。臣可以挑選臣喜歡的人親近,至於那些臣看不上的人,臣也不想理。他們要找臣的麻煩,臣就跟他們鬥,反正沒事的時候閑著也是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