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賀禮(1 / 2)

李世民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深深地看了王珪一眼,道:“此事容後再議。”

王珪也不緊逼,行了個禮,退回了隊列中。高公公唱了聲諾,朝會結束,百官散朝。

李牧故意走得慢了些,他知道李世民肯定會找他,果不其然,李牧還沒走到大殿門口,高公公就來傳話:“李侍郎,陛下要見你。”

李牧早把銀子準備好了,回身的時候,不留痕跡地塞給了高公公,高公公笑著收下,卻沒過多言語。默契早已養成,多反倒見外了。

東宮。

宮人們正在搬東西,今日皇宮很是熱鬧,太上皇要搬到大安宮,皇帝要搬到太極宮,都是大事。不過在長孫皇後的安排下,一切都進行得有條不紊。

“臣李牧,參見陛下。”

“免了免了、”李世民擺了擺手,打發了太監等出去,把李牧叫到跟前,道:“方才大殿之上,王侍中的話你可聽到了?”

李牧點了點頭。

李世民道:“王珪此人,出身太原王氏,有宰相之才。昔年隱太子在時,召他入太子府。為隱太子沒少謀劃,朕也素聞其才名。後因爭儲事,父皇認為他勸諫不夠,以致我們兄弟失和,將他貶至巂州。朕登基後,不忍人才沒落,召他回朝,擔任諫議大夫。”

“王珪回朝後多次上奏,安民,定邦,招撫等,都有獨特見解,朕采取了他的建議,屢屢升他的官職。以至於給了他宰相之位,但朕著實沒有想到,朕如此厚待於他,竟還未能收其心,他還是站在門閥世家一邊,妄圖與朕作對!”

李牧默然聽著李世民的話,不發一語。李世民抬頭看了眼,道:“你怎麼不話?!”

“陛下,臣今得罪的人太多了。好不容易有一個替臣話的人,臣還因此升了官,實在不好什麼。”

“愚蠢!”李世民以為李牧不明白其中利害,道:“王珪此舉是要把貞觀犁的功勞搶走,你真以為他是幫你話麼?此為以退為進之計也!地方上,門閥大姓的影響力一直都超過朝廷,要是他們派人來學了貞觀犁的製法,百姓就會把恩情記在他們身上,隻知有門閥大姓,而不知有朝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李牧道:“陛下不必太過擔憂,貞觀犁的構造雖然複雜,但若是有一個樣本在手,實際不難模仿,熟手木匠都能做出來。但犁鏵的部分可就不同了,貞觀犁的犁鏵有大犁鏵和犁鏵兩個,大犁鏵還好,尋常鐵匠也能製得,但是這犁鏵,因其硬度不同,需經過特別的鍛打,才能打造出來,民間想要仿製,恐怕很難。臣也在想辦法,看如何能教出一些鐵匠來,專門鍛打這犁鏵。”

李世民聞言眼前一亮,道:“你是,他們仿造不出來?”

“不不不,陛下,準確的是不能完全仿造出來,能模仿出個八成,但效用卻大不一樣。犁鏵才是貞觀犁的精髓之處,省力,破土,皆犁鏵之功。若無臣的獨門鍛打之法,他們做出的犁鏵,不堪用。且想要以人力拉動,絕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