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點點頭,道:“這麼想就對了,凡事盡力而為,就算做不成也不會後悔,現在不是還沒回長安麼,做好每的事情,就算回去了,也是一段美好的回憶。”李牧完,抬頭看了眼色,道:“我得回家了,馬上日頭就沒了,巧巧在家該等急了。”
“去吧,有媳婦的人,就是不一樣啊!”李思文也站起身,對李牧揮了揮手。
就在倆人作別之際,忽然廣場傳來了爭執之聲,李牧和李思文都聽到了,倆人對視一眼,並肩走了過去,旁邊的捕快見狀,也都跟了上去。
“何事喧嘩?都住口,站到兩邊,縣令大人在此,自有公斷!”捕快們上前,把爭執的雙方分開。李思文和李牧來到近前一看,爭執的雙方竟然都是婦孺,左側一方是一個老婦和一個孩,右側一方則是在工地負責做飯的一個婆子,再看地上,有半個窩頭,左邊孩手裏還抓著半個。李思文撓了撓頭,問道:“可是這孩子偷了食物?”
右側那個做飯婆子跪在地上,道:“回稟大人,這孩子今年十歲,按大人定的規矩,不哭不鬧,可以領飯吃。按規矩,老身給他一個窩頭。但這孩子吃了一個窩頭,非得再拿一個窩頭。問他為啥,他也不。老身負責放飯,管的是官家的糧食,哪能隨便給,於是老身就沒給,沒想到這孩子搶了就跑,咱隻好在後麵追,一直追到了這兒,才知道這孩子是要給這個老婦吃。大人您了,免費的糧食不養懶惰之人,我看這老婦雖然年紀大了些,但是無病無災,氣色看起來也很好,不像是不能勞動的人,她若是幫忙摘個菜,這窩頭也就給她了,但她什麼都沒做,這窩頭便不能給她吃,這可是大人您定的規矩啊!”
“唔……此言,有理。”李思文點點頭,又看向左側的老婦。這個老婦,白發如雪,看上去許有花甲之齡,但整個人的氣色,卻不像是那麼老的人,而且從她的模樣上,依稀可見昔年神采,她年輕的時候必是一個風華絕代的佳人。李思文不禁有些納悶,在這窮鄉僻壤之地,哪裏來的如此氣質高貴之人,這樣的人,又是怎麼淪落到連飯都吃不上的?
“這位老婦,你是沒聽到本官的話麼,你既有手有腳,又沒病沒災,為什麼不參加勞動啊,我知你年紀不,幹活恐力不從心,不求你幹多幹少,總要有個好態度吧,人家得也對,這免費的糧米不養懶惰之人,你什麼也不幹,怎好意思吃飯啊?”
聽到李思文這樣,老婦登時臊得臉通紅,不敢麵對眾人的目光,期期艾艾了半,聲若蚊蠅道:“本……我、我不會幹活。”
“本?”第一個字雖然聲音輕,但李思文離得近,還是聽到了。心裏不禁一動,這自稱‘本’的人,還不會幹活?能是什麼身份?本王?本帥?本宮?
本宮?!李思文忽然想起父親來信中提及的一件事,再看這老婦,眼神頓時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