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部分資料(1 / 3)

泰安地處山東省中部,北與省會城市濟南相連,南臨孔子故裏曲阜,東連瓷都淄博,西瀕黃河。總麵積方公裏,人口泰安市轄泰山區、效區兩個區,新泰、肥城兩個縣級市,寧陽、東平兩個縣。泰城座落在舉世聞名的泰山南麓,山城一體,風景秀麗,文化發達,環境優美,是一座曆史悠久的風景文化旅遊城市。

泰安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早在50萬年前就有人類生存,5萬年前的新泰人已跨入智人階段前這裏孕育了燦爛的大文口文化,成為華夏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由於古人對太陽和大山的崇拜,自堯舜至秦漢,直至明清,延綿幾千年,泰山成為曆代帝王封禪祭的神山。隨帝王封禪,泰山被神化,佛道兩家,文人明士紛至遝來,經泰山與泰安留下重多的名勝古跡。泰安也因泰山而得名山安則四海皆安”,象征國泰民安。

泰安屬暖溫帶溫潤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較幹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高氣爽,冬季冷而少雪,全年平均氣溫年平均降水量米,年內無霜期。

泰安地質優良,物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50餘種,其中石膏儲量噸,自然硫億噸列全國首位。岩鹽75億噸,為我國特大鹽礦之一。原煤儲量列山東省第二位。鉀鹽、鉀長石、鉛土、石灰石、花崗石均在全省占重要位置。泰安現有工業企業家,主要產品種,九七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農業生產總值88億元,泰安為山東主要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麥、玉米、紅薯、大豆、棉花、大麻、桑蠶、肉蛋禽、淡水產品為山東省主要生產和調出基地。工業生產總值元。目前,工業已形成治金、煤炭、電力、化工、機械、建材、輕工、紡織、食品加工等門類齊全的現代化工業體係。第三產業年產值達到9億元,交通運輸、郵電通訊、文化教育、金融保險、科技信息、廣播電視、醫療衛生等事業蓬勃發展,特別是泰安的旅遊業已成為泰安第三產業的龍頭和支柱產業,九七年旅遊收入達到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占第三產業的17%。

泰安交通四通八達,中國的南北交通大動脈京滬鐵路縱貫南北,泰辛、泰肥、磁萊鐵路橫穿市區,泰安站rì到發特快、直快列車40餘對。境內高速公路兩條,國道四條,省道1縣級公路幹線若幹條,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泰安旅遊資源得獨厚,泰山為五嶽之首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文化的縮影,泰山融雄偉壯麗的自然風光與悠久人文景觀於一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位於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旅遊線內。泰安的旅遊以泰山為中心,向四周所轄縣市區輻動徂徠山、臘山、連花山、牛山、東平湖等旅遊區的發展,泰山旅遊已基本成為即有月亮,也有星星的旅遊格局。

泰安市在食遊已成為一條完善的的旅遊服務體係,現有星級賓館遊涉外飯店1有床位低中檔賓館飯店、招待所家,床位萬張。旅行社中:國際社內社遊汽車公司一家,有供國內外遊客服務的豪華車40餘輛,有供遊客購物的涉外商場4家。

泰安旅遊業的優勢就是打好泰山牌,以泰山為中心向四周輻動周邊旅遊景區的發展。泰安的旅遊活動,主要有每年舉辦“泰山國際登山節”,在節rì期間開旅遊商品展銷和旅遊商品研討會以來泰安市旅遊局推出埠陽古樸淳厚的農家風情遊;在岱廟推出大型帝王封禪儀式表演活動。明年將推出奇山古鬆遊、國泰民安遊、泰山中絡盤道帝王登山遊、泰山東路回歸大自然等旅遊活動。

泰安客源市除山東外,主要蘇、河南、河北、遼寧、黑龍江、廣東省。泰安95年接待國內外遊客年接待年接待人次。

泰山位於華北大平原東側的山東省中部,拔起於山東丘陵之上,有如鶴立雞群,十分雄偉。主峰玉皇頂海拔方位東經緯山南高北低,南麓始自泰安城,北麓止於濟南市,相距約60公裏。泰山交通方便,京滬鐵路從西側通過,北連泉城濟南,南距曆史文化名城-曲阜70公裏。泰肥、泰新、泰寧、泰濟等鐵路、公路交彙於泰山之南-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