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回大結局
卻皇上在眾文武大臣簇擁下走進了播州都指揮使辦公大樓的會議大廳。皇上在大廳前台的特製虎皮藤椅上就坐。幾前,楊應龍還坐在這張藤椅上對海龍屯數百位中上層頭領做鼓動工作,想不到幾後就成了萬曆皇帝的臨時龍椅。曾經有官員認為讓皇上坐這張藤椅不吉利,建議燒掉,但是也有官員反對,認為不應該燒掉,而且還可以作為皇上的臨時龍椅。官員們認為,所用器物沒有什麼吉利不吉利的,主要還在於人的福分。當年曾經把呂布乘坐的的盧馬獻給劉備,有人也勸劉備不要接受,認為的盧已經讓呂布倒了黴,乘此馬不吉利,但是劉備不在乎,後來的盧躍馬檀溪,讓劉備逃過一劫,留下千古佳話,再後來劉備又乘著的盧成就了千古霸業。這就明,對於有福之人來,沒有什麼不吉利,隨便做都是吉利的,皇上和滿朝薦丞相都同意這種看法,於是皇上就坐在了這張藤椅上。
在皇上兩旁就坐的朝廷重臣和兵部高官有右丞相滿朝薦、兵部左侍郎馬自強、兵部右侍郎張學顏、中軍都督府麻貴﹑兵部覆左都禦史溫純、兵部覆禦史塗宗浚、兵科都給事中張輔之、張鼎思、王亮、張維新、張鼎思、黃道瞻、劉道隆等。在台上就座的平叛軍高中級指揮員有總督李化龍、前軍都督秦良玉、劉鋌旅長、副將周國柱、火營長、參將王夢吉、建武遊擊楊敏政、房遊擊、操兵王加重、指揮楊繼祖、守備馬孔英、守備周以德、石柱土司宣慰使馬千乘、千把總李朝棟、吳廣、劉可春、王珠、包正龍、曹柏、胡清、何成、雷震龍、馬禹卿、何奮武、遊汝壁、周大賢、何維翰、陳道南、王臣、陳子名、孟相和童子軍營長陸炳、張丹楓、象升公以及娘子軍營營長唐七姐與僧兵大隊長廣記等。在台上就座的還有貴州四川兩省的地方官巡按貴州監察禦史宋祖興、巡按四川監察禦史趙標、巡按湖廣監察禦史曹楷。
貴州四川兩省的部分州府官員和縣府官員被安排在台下最前排的座位。
大會由兵部覆左都禦史溫純主持。溫都禦史首先宣布由皇上詔命表彰功臣,詔書全文如下:
“奉承運皇帝詔曰;萬曆某年甲子,皇帝親率兵遠征西南播州,一舉將楊氏反賊誅滅。班師之日,有行軍主簿呈上軍功簿一冊,皇帝擇功勳卓著者予以表彰:
欽差總督川湖貴州軍務兼理糧餉、巡撫四川地方、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李化龍,受命之日,事不避難,冒暑攜家兼程抵任,盡人臣之義,忠本分之事,日夕謀劃於帷幕,累月忙碌於軍旅。時近有年,勞苦功高,蓋此役功高第一人也。
前軍都督秦良玉,抗倭名將劉鋌,自綦城、水牛寨、婁山關、養馬城,一路殺敵勢如破竹,圍海龍屯擔任主攻,平播戰爭戰功首推二位也。
石柱土司宣慰使馬千乘,率麾下白杆兵自願投入平叛戰事,不畏艱險,衝鋒陷陣,立下赫赫戰績,實乃吾大明地方武裝之楷模也。
以上四位,皆為我大明朝功臣,特予以表彰。回京之日,另有封賞。欽此!”
接著是皇上關於表彰播州境內有功地方官的詔書:
“奉承運皇帝詔曰;萬曆某年甲子,皇帝親率兵遠征西南播州。戰事爆發之日,播州境地方官積極行動,欲阻止楊氏之反叛行動。不意楊氏居然藐視朝廷命官,將播州境之數十位朝廷命官予以扣押,挾為人質。這些被挾持的官員們雖飽受折磨與精神摧殘,然心誌愈堅,未嚐有軟弱動搖、貪生怕死之表現,正所謂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不改其節者也。幸得我平叛軍謹慎行事,周密謀劃,終於將數十位地方官救出,現將數十位地方官抄出名錄,予以表彰:
保寧府同知梅燮、馬湖府通判張問禮、合州知州張鼇、雅州知州邵崇雅、重慶府通判鄧學思、駐鎮黃平通判王三策、夔州通判林大任、達州同知高數仞、瀘州判官寇克順、兵池主簿何珩、眉州學正劉應命、大邑縣教諭江廷玉、射洪縣教諭劉懷宇、梁山縣訓導任思永,眉州知州盧豪應、馬湖府通判張問禮、忠州知州鄧以誠、嶽池縣主簿何珩、生員羅士俊、吏書吳起宗、劉遐齡。長笀知縣葉聯芳、萬縣知縣周作樂、射洪知縣周文鬱、彭山知縣王大才、夾江知縣郭維屏、高縣知縣越應虞、蓬溪知縣陳大經、建始知縣倪伯魚、其大邑知縣黃杞、綿竹知縣蕭時鳴、太平知縣潘應相、大昌知縣高雲鳳、通江知縣劉升、營山知縣向日丹、丹棱知縣樂繼同、南溪知縣羅應雲、嶽池知縣劉之瀾、綦城縣知縣馬效武萬縣知縣周作樂、梓潼縣知縣傅遇高、廣元縣知縣卿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