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得戒(1 / 3)

張凡漫無目的的遊蕩在淘寶的人流裏,左右看著外地來此跑碼頭的攤位。

“垃圾!”……

“垃圾!”……

“還是垃圾!”……

“現在的交流會一年不如一年了!”張凡嘟囔著:“盡是些沒處放的破碗破盤子。”

“哎喲,張,早啊,淘著什麼寶貝沒,嗬嗬。”

“早,哈哈,開玩笑,這年頭還能在交流會上淘著寶麼?一些垃圾罷了。您老淘著了?包裏看看。”

“一塊青玉,沒啥年紀,嗬嗬。”

“不錯哦,民國仿的乾隆工哦!還是老孟你厲害,眼睛跟掃描儀似的,幾個銀子?”

“嗬嗬,五塊錢,有點殘,不算漏。”那個叫老孟的胖老頭比了個巴掌,市場上管一百元是一塊錢,十元是一毛,如果買到物超所值的,就算撿漏。

“上個禮拜六你淘的那個漢青釉罐不錯,那個花紋清爽。我有個朋友專搞青瓷,托我找找,你那隻罐出嗎?”

“哎,哪裏。普通的,能到東晉不錯了。就看中它那個罐係下幾個字了,有字的還挺少見。還沒搞清楚啥意思,弄清楚再吧,嗬嗬。”

“好,好。那我前麵幾個攤位去看看了。”老孟點了個頭。

“你請便,回見。”張凡欠身讓了讓,與老孟擦肩過了。

繼續不緊不慢的往前,不時蹲下身揀上個物件看看,而後搖搖頭放下走人。

這張凡原是本市一家醫院的主治大夫,5年前從隔壁n市一老牌中醫學院畢業。回到原住地,經人介紹進了家三甲醫院。憑著科班幾分技術,還有點踏實勁道,考到了主治。不過就這樣好運氣似乎到了頭,因張凡平日裏信佛,常吃齋念經,以善人自居,從不願收取藥代給的回扣。

開始這家夥新麵孔,憑著與人為善的好脾性,倒也相安無事。可時間一長,豈知人善有人嫉,要知道那些醫藥代表所給回扣都是有指標的,比如某二級醫院哪個科室多少,三甲醫院某科室多少,都有定量的,你不收,自有人替你收了。再,別的醫生都拿了,就你清高不拿,反遭人腹誹,結果時間一長,知道這子在本院也沒什麼後台,便遭人放手排擠。自然大帽子、鞋子、暗釘子如春風般和諧過來。結果自是好人變惡人,惡人一怒,辭職而去。

自被醫院和諧掉後,憑著少時培養的一個愛好——收藏,與古玩市場裏常來常往,張凡倒也落個自在。從時便弄錢幣,家裏又是做翡翠寶石生意的,先是隨人學了玉器鑒定,又在大學期間在n市省級博物館開的培訓班,結識了幾個同齡的考古係的博物館工作人員,狠狠的修煉了瓷器、古玉、青銅雜項等鑒定知識。雖然駁雜不精,但他又不是去做專家考古,隻是去市場淘淘寶,有著大量館藏文物學習經驗,已經比古玩市場普通賣家、藏家要眼高許多。隻是唯字畫紙片一項不得入門,想幼時也練練毛筆字,偏偏對此道沒個賦,隻能停留在欣賞階段,頗有幾分遺憾。

因此,有了這些個經曆,張凡便在本市的古玩城弄了個店鋪,做起了古玩生意。也是這子年運不旺,這自個兒收藏和做生意絕對是兩碼事。你想憑著幾分眼光獨到,手裏有幾件藏品,就想開店門,明顯還缺了火候。這收藏品市場是什麼地方?那可是三教九流魚龍混雜的市井之地!憑你在醫院那一隅都混不轉的,還想到這江湖的大染缸裏混咩?他張一個良善之人怎是這般常跑各地碼頭的老江湖的對手。

沒多久,辛辛苦苦培養的幾個老客戶便讓人挖走了。張凡還不明白,那些有錢人怎麼見自己滿屋子老貨不要,偏偏去買那些老江湖的新東西?殊不知,他張在那些常逛市場的有錢人圈裏,已經是個什麼都不懂專吃歪的新手了。

到這兒,有看官要問,張真的是個“洋蔥”嗎?哈哈!當然不是,這子社會經驗沒多少,但學習能力是沒的,走的路子也對,看他弄瓷器,見滿屋子的瓷片就知道是個行家。那明清斷代、高古窯口分的門清,各類標本也不少。玉器更是強項,雖沒甚讓人驚歎的稀有之物,可明代蘇做,清中精品也有幾塊,其它清代民國普品也不少。不管跑全國哪個市場也算是個堂堂正正賣老貨,而且有貨的店子了。按應該生意不錯啊?可這家夥又犯了醫院裏得罪人的老毛病了——不同流合汙!那哪行,人古玩市場指的就是買假賣假活著,都買真貨不成古玩超市了,還用眼力好的人淘寶麼。

你賣真貨,就一定是真貨了?!誰的,本大爺這麼大門麵開了多少年了,這件春秋羊脂玉佩還會假,某某國家級的專家都認可了!才賣你5萬8,這東西上大拍都至少上百萬的,還貴!你去張店裏瞧瞧,他那幾件破東西多少錢?!沒理啊,這世道懂貨的內行太少了,像張那種攤子上隨便揀幾樣破玩意能忽悠人,我們這種專去京城大戶人家裏硬磨來的老貨沒人認啊!

隻有數個古玩行裏正兒八百弄老貨的民間行家才與張來往多些。但這幫老家夥哪個不是人老成精。正真有眼力的身上還能賺到錢咩?有錢沒眼的早讓老江湖們忽悠暈了。這年頭,真貨還得忽悠著賣哩!這不才年多,這店開的就有些難以為繼了。

回頭再張,一路下來,在一個攤子前停住。這攤主也是個老麵孔,s市人,常下鄉去鏟地皮。手裏倒有些貨貨,特別是老金銀器,一些民國的老雜件。

張凡蹲下來注意到一件漆器嵌螺鈿的首飾盒,紋飾還有些精美,隻是有兩個角上有點殘,可惜。

因這攤位靠角落點,圍著的人倒也不多,不過都是些內行,倒有兩個人看中,隻覺得有點殘,價格不太舒服。張凡翻動著幾片老銀器,拿了一副鎏金點翠的鳳頭釵把玩。等那幾個放下首飾盒,才慢吞吞問了釵子的價,又隨意拿了個老玉花問這問那。磨了幾分鍾,手才漫不經心的溜達到首飾盒。

剛拿起,隻聽見盒子裏“格勒”一響,好像有個物事滑動。就問:“裏麵還有貨色?”

老板正理會別人,沒聽明白,隨口答道:“就那兩個角有點殘,裏頭好好的,要全品我自個兒留著玩了。還能這個價。”

“我裏麵好像有東西吧。”張凡又重複一遍,因古玩行沒問清楚是不能隨便上手的。

“沒啊,空的,以前有幾個翠花,早賣了。”攤主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