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炬(1)(1 / 3)

() 194年11月17rì,猶太人激進複國主義者統領,“斯特恩幫”的領袖亞伯拉罕·斯特恩被抓捕他的英軍擊斃在特拉維夫的街道上。上百名猶太人目擊了英軍士兵的追擊過程,至少有17名猶太人在這場混亂中受傷。在斯特恩的死亡地點,趕來的“斯特恩幫”成員們除了找到他們領袖的屍體外還有一名陷入昏迷的少年。

埃利亞胡·哈基姆成了最後陪伴在斯特恩身邊的人。這個少年醒來後第一件是便是爬到斯特恩的屍體旁,也不顧自己身上沾滿的鮮血,用手輕輕擦去斯特恩臉上的唾沫。隨後在眾人的注視中埃利亞胡·哈基姆緩緩站起身。少年沒有哭,也沒有叫。在眾人的注視中緩緩走出人群。也隻有當少年從自己身邊經過時,那些“斯特恩幫”的成員才能聽到少年的低語。

“不能原諒!絕對不能原諒!”

當斯特恩死亡的消息傳到英國,丘吉爾的第一反應是高興。因為大英帝國終於少了一個大麻煩。不過很快他就覺得這件事不對勁,他一邊大聲宣布這次襲擊不是英國zhèng fǔ策劃的,英國zhèng fǔ也從來沒想過要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一邊立刻致電北非英軍總部指揮部,詢問這次襲擊是不是北非英軍策劃的。

北非英軍總司令奧金萊克得知斯特恩死亡的消息也是一陣高興。他終於不用擔心來自後方的破壞了。不過在接到丘吉爾的電報後他也突然覺得事有蹊蹺。於是奧金萊克將手下的那些參謀們、將軍們全部找來,一個個詢問這件事到底是誰幹的。結果眾人齊齊搖頭,表示這次襲擊與自己無關。奧金萊克隻能無奈地向丘吉爾回電表示:北非英軍和這次襲擊沒有絲毫關係。

總覺得不妥的丘吉爾又至電遠東英軍,詢問遠東英軍是否策劃過這次襲擊。被rì本人搞得焦頭爛額的遠東英軍沒好氣的回了句:我們像有時間搞這種事的人嗎!

得到一致否定回答的丘吉爾立刻知道此事有蹊蹺。隻是在查明真相前,他隻能蒼白且無力的表示斯特恩的死亡與英國無關。

隻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的猶太人可不管這些。人證、物證都表明這次襲擊是你們英國人幹的,可現在你們現在居然不承認!

英國的公開聲明讓那些原本還對英國zhèng fǔ抱有幻想的親英派與中立派大失所望。

男子漢、大丈夫。做事敢作敢當。像德國那樣錯了就承認,然後努力去改至少還能讓人接受。可你們英國人呢?做了卻連承認都不幹,這實在是讓人心寒。

於是大部分親英派與中立派的人突然認為與德國人合作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德國人沒有像英國人那樣,因為想法與立場不同,就跑到猶太人的土地上來公開殺人。也沒有像英國人那樣,做了錯事都不敢承認。

柏林總理府的作戰會議室內,任海濟正站在一個大沙盤前,略微低頭看著沙盤上插滿的紅藍旗。布勞希奇謹慎地站在他身邊,另一邊的哈爾德則低頭讀著手中的文件。而隨著哈爾德的話語,站在沙盤旁充當機要秘書的法密爾忙著將代表德軍的藍旗與代表蘇軍的紅旗擦在沙盤上。

“情況比我想的要糟。”直起身後任海濟抽了口煙,他雙手抱胸圍著沙盤轉了一圈,“蘇軍的行動很奇怪。”用手輕壓太陽穴,任海濟看向一旁的布勞希奇道,“我親愛的元帥,你怎麼看?”

“蘇軍的舉動很明顯是在調集兵力,準備反攻。但他們並沒有將兵力向一處集結。在沒有得到詳細的情報前,我們隻能通過蘇軍的補給線來考慮蘇軍的行動方向。”布勞希奇用手拉了拉領口,見任海濟沒有露出絲毫不滿的表情才接著,“依照蘇軍補給線判斷,列寧格勒方向是蘇軍最不可能發起攻擊的地方。因為那裏的鐵路線在之前的戰鬥中被古德裏安將軍率領的裝甲集團軍破壞了。集結物資很不方便。我認為蘇軍的攻擊方向應該是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