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橫亙於我國中部,東西綿延1500千米,南北寬達100至150千米,海拔多為1500至500米,國人對秦嶺有莫名的情節,中國人就像這秦嶺一樣,有著錚錚傲骨,秦嶺是中國的脊梁,是國脈。秦嶺山多,峰險,著名詩人韓愈曾感歎: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八月的秦嶺,豔陽高照,絲絲熱風從山腳飄過,四周的峰頂卻白雪皚皚。秦嶺物種豐富,是動植物資源的寶庫。
是時,正是中午時分,險峻的山道上忽現一人。這是一個18、19歲左右的年輕人,身穿一套白色運動服,高約一米八零左右,體格健壯,方臉、隆鼻,顯得非常有活力。
高三結束了,馬上就要上大學了,王翔在假期結束前獨自一人從湖南株洲來到了這秦嶺遊曆。王翔不願跟旅遊團走,那樣的旅遊是走馬觀花,點到為止,他喜歡縱情山水間,細細品味這山水的韻味。
好景在險峰,王翔背著簡單的行李向著山,踩著有些濕濕的山道心翼翼地向陡峭的山巔攀去,看著身邊近在咫尺的淡淡雲霧,真有一種騰雲駕霧般的奇特感覺!
不經意間,王翔探頭向下看了看:陡若斧削般的山體向下急速延伸,雲霧迷蒙中,黑乎乎的山穀像一個黑洞似的深不見底!
“吱、吱、吱”幾聲猿啼引起了王翔的注意。這是秦嶺中最常見的一種猴。猴子的吱吱慘叫聲,甚是緊迫,他循聲奔去,見山壁下一頭猴摔在地上,後腳給一塊石頭壓住了,動彈不得,想是從陡峭的山壁上失足掉了下來。他過去捧開石塊,將猴兒拉起,發現那猴兒右腿隻是摔傷,並未骨折。王翔從包裏拿出急救包,幫猴清洗傷口,再用紗布將受傷處包紮好。
那猴兒開始時還有些畏懼,但後來看翔是在幫自己療傷,就乖巧的很了。王翔從包裏拿出些花生,猴一見,樂壞了,兩手各抓一把,嘴裏塞得滿滿的,看得王翔直了。
休息了一個多時,猴還像也不那麼疼了,開始不安分了,圍著王翔蹦躂著。
“好了,家夥,我該走了。”王翔摸著猴的頭。
看王翔整理好背囊,準備離開,猴歪著頭,似乎在想著什麼。
王翔正要走時,猴又“吱、吱、吱”地叫起來,一邊叫還一邊指著雲霧迷蒙的山穀。
王翔不明所以。
猴見王翔沒明白過來,就朝山穀跑去,跑一段就停下來衝他叫幾聲。王翔這下知道這猴是想帶他到下麵的山穀中。
跟著猴來到穀邊,王翔看著雲霧飄渺的山穀,一陣猶豫。猴見了,又跳又叫。
“我靠,你也太高估我了吧!”王翔一陣鬱悶,聽著猴的叫聲中居然隱隱有著一絲嘲諷,“不能讓你這畜生看扁!”
從背包裏拿出繩子,一頭固定在樹上,一頭從身上繞過,背好包,心的跟著猴從陡峭的山坡朝穀中走去,經過一段特別艱險的路程後,山勢減緩,此時繩子也到頭了。王翔看著山下,雲霧中不知道還有多遠,猴又叫起來了。
王翔解開繩子,手腳並用,幸好山勢越來越緩,過了好一會兒才到了穀底。
麵前竟是個花團錦簇的翠穀,紅花綠樹,交相掩映,王翔大聲歡呼,腳下踏著的是柔軟細草,鼻中聞到的是清幽花香,鳴禽間關,鮮果懸枝,哪想得到在這雲霧飄渺之下,竟會有這樣一個洞福地?這時他已顧不得疲憊,放開腳步向前疾奔,直奔了兩裏有餘,才遇一座高峰阻路,放眼四望,但見翠穀四周高山環繞,似乎亙古以來從未有人跡到過。
王翔拿出數碼相機,對這美景一陣狂拍,直到儲存卡滿了才意猶未盡的停下來。
令王翔感到幸運的是,猴居然給他找了個山洞,山洞挺幹爽,隻是在壁上長了些雜草而已,洞外不遠處有個水潭。
見手足上染滿了青苔汙泥,另有給荊棘硬草割破的血痕,於是走近潭邊,除下鞋襪,伸足到潭水中去洗滌。洗了一會,忽然潑喇一聲,潭中跳起一尾大白魚,足有一尺多長,王翔忙伸手去抓,雖然碰到了魚身,卻一滑滑脫了。他俯身潭邊,凝神瞧去,隻見碧綠的水中十餘條大白魚來回遊動。王翔家在湘江邊,從就在河邊釣魚,一見有魚忙找來根針,彎成個魚鉤,再找了根結實的細線,這樣一個簡易的魚竿就做成了,找了根香腸,掰下塊掛在魚鉤上,扔下去,不到五分鍾,就釣到了兩條大魚。
他歡呼大叫,拿出折疊刀割開魚肚,洗去了魚腸,再找些枯枝,生了個火,將魚烤了起來。不久脂香四溢,眼見已熟,入口滑嫩鮮美,生平從未吃過這般美味,比韓都燒烤好吃多了,片刻之間,就和猴將兩條條大魚吃得幹幹淨淨。
吃飽後,王翔掏出手機看了看,沒有信號。色已晚,王翔決定今晚在此休息,明好好遊覽下,如此仙境,錯過了會遺憾一輩子的。
戴上厚手套,王翔清理著山洞的雜草。隨著雜草的清除,連帶石壁上的的泥土紛紛灑落。
“咦?這是個‘無’字!”王翔發現隨著泥土掉落,一個‘無’字顯現出來。王翔趕緊繼續將周圍的浮土清除,此時清晰地出現幾個大字:張無忌埋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