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蜈蚣食子(1 / 2)

浮雲省,鑾潭縣,臨水鎮。

臨水鎮是鑾潭西北方的大鎮,此鎮以臨水酒廠作為產業支撐鏈,幾十年光陰下來酒廠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成了享譽全省的特產酒業。

鎮也隨著酒廠員工的增加擴建到一定規模,足以和鑾潭縣媲美,除此之外,臨水鎮還有一個沒落的養殖產業。

鎮北街道盡頭,是一望無際的鬆樹林,森林左側矗立著一個養殖園。

李常順是這個圈養牛場的主人,當初李董事長向銀行貸了三千萬建立養殖園,購置設備與種牛。但由於國內大行情的影響,李常順虧得是血本無歸。

無奈之下,李常順隻能將大部分的黃牛低價賤賣,隻留下最後一棚育種,其餘的牛棚全部租給簾地的養殖戶來飼養麻雞。

七月氣,陽光燥熱,養殖園內種的柳樹垂蔭下時有蟬鳴聲。一股雞牛混雜的糞臭味飄揚在半空中,正大門左側有一方新建的魚塘,供來往遊人垂釣,添加副業收入。

沿柳樹大道一直前行可見破落的養殖棚,這些牛棚長年未經修繕,窗戶上的玻璃已經風化,那些養雞戶都用塑料白紙封堵窗口,增加育雛室的溫度。

在樹蔭盡頭有一處牆皮脫落的地磅室,混凝土架構的舊屋前方有一個近十米長的地秤。

地秤旁有一處廣場,場內曬滿了玉米穀物,這些雜糧添加飼料後經機器粉製而成的產物就是麻雞的主食。

“咯咯咯!”

廣場邊緣地帶有幾隻散跑的麻雞,這些病雞都是被養殖戶丟棄在廣場上的殘次品,由於浮雲省的家畜養殖監管十分嚴格,被挑出來的這些病雞都逃不脫活埋的命運,當然處理這些病雞需要等到傍晚時分,養殖戶可不想把這些病毒帶入養殖棚。

這幾隻病雞之前都是關在籠中養殖,現在場外放風算是它們斷頭前的最後福利。

“咯?”

一隻麻雞帶著鋒利的雙爪奔跑到地秤前,似乎發現了新奇物。繼而其餘幾隻麻雞都湧了過來。

“滋滋!”

一條近十五厘米長的節肢類動物與地麵摩擦發出聲音,欲要轉身逃回磅秤與地麵的幽暗縫隙鄭

“咯!”

一隻麻雞用尖爪壓住這條蜈蚣,隨即用長喙啄穿蜈蚣的軟甲,將半個節肢軀體叼入口鄭其餘眾雞紛紛搶食,很快這條蜈蚣被分食的幹淨。

與此同時,另一條蜈蚣的頭部觸須剛剛探出地秤,又迅速縮了回去。

“咯!”

一隻體型較的麻雞似乎覺察到了秤下蜈蚣的動向,將雞頭奮力擠進地秤縫隙。

隻可惜這麻雞有雀盲症,探進幽暗處根本看不見東西,隻能憑借嘴喙試探性的尋找蜈蚣的位置。

麻雞的智商並不高,明知道看不清東西,也將全身擠入地秤縫隙,這下可就遭殃了,這頭笨畜生的處境變得進退維穀。

“咯!咯!”

磅秤下方由於常年不見日被侵蝕的凹凸不平,麻雞背部的羽毛迅速蹭落,讓鏽鐵劃出了一道深深的傷口,疼痛的打鳴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