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章 吊牌(1 / 3)

杜普連續坐了二十多個小時的車,從烏市到喀十、英集沙,再轉車到位於塔裏木盆地的西緣,天山和昆侖山交彙的地方——木屯。

不巧的是,英集沙車站下一班去木屯的車要一個半小時之後發車。

杜普選擇去街上轉一圈打發時間,順便活動活動坐的僵硬發木的身體。

街邊放眼都是售賣刀具的店鋪,招牌上打著各種名刀廣告。

杜普沒想買什麼刀具,一來稍有點名氣的刀具他買不起;二來,買了也帶不回去,過不了安檢。

但在街道拐角處,他的眼睛不經意晃到了一個地攤上。

嗯?10快錢一把的迷你水果刀?

一想到中疆盛產的水果,香梨,石榴,哈密瓜……

他頓時蹲在小攤前,伸手扒拉著胡亂擺放的各種迷你小刀。

小刀造型各異。刀柄大多是木質的,看上去很粗糙。比不上店鋪裏講究的刀柄,角質、銅質、銀質的,但那又是一個價格。

10快錢,買不了選料精良,買不了做工考究,更買不了造型紋飾和美觀秀麗。

他在小刀堆裏扒拉幾下,看到一個如指甲鉗大小的水果刀,刀身黑漆漆的,帶有斑斑鏽跡,刀口無鋒,刀柄是同色木柄,沒有任何花紋和紋飾,倒是刀柄上有條細細的小鏈子,鏈尾有個黑色小方木牌。

隨手拿起來。

細細的鏈條輕輕拉扯便霍然斷裂。

杜普心中一緊,莫不是被套路了?

攤主操著蹩腳的漢語,朝他豎起十根手指,“十塊。”

還好!杜普倒也看得開,爽快地掏出十元錢,拿了水果刀就走。

走到一個垃圾桶處,他隨手扔掉毫無用處的黑色小刀,看了看手中的黑色小吊牌,用拇指狠狠搓了幾下,摩搓掉了些許灰塵和附驥汙漬物,依稀能看到細微的花紋。

古董?

他信奉一個原則,如果天上有掉落蘋果,那一定是毒蘋果。

杜普自嘲地搖搖頭,抬手便要扔掉黑色小吊牌,手臂揮出去一半,他略一遲疑,伸手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假得不能再假的牛骨頭吊飾。

這個小吊飾是在喀十停車吃飯期間,一個七八歲的柯爾克孜族小男孩賣給他的,隻要三元錢。

杜普當是行善事,買下隨手揣進口袋,一時間也忘了扔掉。

此時正好能用得上這根吊繩。

解下假牛骨頭吊飾,扔了。

把這塊小黑木吊牌穿繩,再係在脖頸上,伸手摸了摸,還算滿意,有那麼點神秘的味道。

總算熬到發車。

車上的旅人不多,稀稀拉拉坐了七八個人。

至於沿途的風景,第一天坐車時,杜普還比較稀罕,大片野生樺樹林、楊樹林和鬆樹林,樹葉金黃或火紅,清澈的河流沿峽穀嘩嘩而過,四周陡峭山峰環抱,有的遠山能看到白皚皚的積雪。還有那神秘莫測的無邊蒼茫!

見過了,杜普也懶得多看了,眯著眼睛睡大覺。

車輛偶爾顛簸,公路上除了拖煤的大貨車,幾乎看不到任何其它車輛。

一對大學生情侶精神好得很,男青年頻頻彰顯著他的博學,沿途講解,“要想從這裏前往中亞,隻能從這個缺口上帕米爾高原,才能走出去。”

“上了帕米爾高原,有兩條大路可走,北上去費爾幹納盆地,到了撒馬爾罕後,就是平原了,再去歐洲就非常方便了。”

女孩子更是如同打了雞血,沿路嘰嘰喳喳問個沒停,偶爾接近集鎮,看到帶小帽趕驢車的老大爺,或披麵紗的婦女,就拿著相機“哢嚓”拍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