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轉折(1 / 2)

巴黎協會的全稱為巴黎有關偽歐洲聯盟事宜協議會議。這場會議幾乎囊括了歐洲各大國家的代表,但是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隻有法國、英國、俄國、普魯士四國。

在維也納會議之後,俄羅斯就率先倡導建立一個神聖同盟,雖然叫神聖同盟,但是這個以奧地利、普魯士、俄國、法國組成的軍事同盟可一點都不神聖。這個軍事同盟的作用隻有一個,鎮壓歐洲反對君主的自由主義和共和主義**。雖然在二十年代希臘獨立戰爭之後,神聖同盟已經名存實亡。但是到了這個關節,誰也不介意重新扛出神聖同盟的大旗,再一次穩定國內封建勢力的穩定。

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成了來自歐洲各強國代表的會議所在地,按照平級外交會見的原則,法國總統路易.拿破侖並沒有親自出席這場會議,而是由他的特使阿格爾代替他出席。

這一場閉門會議,並沒有讓什麼挪威、瑞典、希臘之類的代表參加,隻有幾大國的外交官和君主特使有權參議。

奧地利特使奧托.弗裏茨是與會者中,對於歐盟的底細可謂是最熟悉的一人,在簡單寒暄後,他就向眾人介紹,奧地利了解到的歐盟實力:“我們已經做過嚴密地調查和推斷,可以認為,現在的歐盟所屬軍事力量,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中央委員會所屬國際縱隊、法蘭西社會主義共和國所屬**衛隊和意大利共和國所屬意大利紅衫軍。其中國際縱隊大約有陸軍7萬人左右,**衛隊一萬兩千人,紅衫軍十一萬三千人,也就是歐盟所屬部隊,已經有近二十萬人的規模了。”

來自俄羅斯的特使安德列尼科夫不禁問道:“據我所知,國際縱隊應該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叛亂者’,他們初登陸尼斯的時候也隻有一萬人規模,怎麼半年之後,竟然出現了7萬人。”

法國人阿格爾解釋道:“這半年中,歐洲**鬧得太凶,很多叛亂者都趕往了尼斯,加入了國際縱隊,我們的探子彙報,每個月新來尼斯的叛亂者,都是以萬人計的,尼斯甚至已經出現了沒有地方安置新來的叛亂者,隻能為他們搭設帳篷這種事情了。”

安德列尼科夫卻道:“您沒明白我的意思,軍人和普通的叛亂者是不一樣的,這些各國的泥腿子,難道去了尼斯就變成了受過訓練的精銳是病了麼?這是明顯不可能的觀國際縱隊的戰鬥力,能夠正麵打敗奧軍,跟普軍平分秋色,可不是一般的軍隊能做到的。”

奧地利特使弗裏茨抗議道:“您這是在貶斥我們奧地利軍隊的無能嗎?”

實話,安德列尼科夫還真是這麼想的,如果各國不馬上出手介入的話,估計這會兒奧地利皇帝已經逃亡到柏林或者其他地方,奧地利也就亡國了。隻是作為解決問題而來的使節,他不能這種無聊的話,道:“當然不是,您誤解了。”

英國人亞當斯打圓場,哈哈笑道:“大家不要糾結這些事了,迅處理了他們才是真正需要做得。”

他想了想 ,然後率先提議道:“英國的意思很明確,建立一個廣泛的軍事同盟,對各國的反抗力量進行鎮壓,當其衝的就是歐盟,我們隻能先打敗國際縱隊,才有機會別的。”

安德列尼科夫不由問道:“怎麼?英國也想加入神聖同盟麼?”

亞當斯撇了他一眼,但是仍舊是和氣地道:“英國無意加入帶有目的性的長期軍事同盟,我們的基本方略是,建立一個臨時性的軍事同盟,如果貴國想要延續神聖同盟的話,英國可以暫時加入其中,等**消退之後,然後再中止。”

他的回答幾乎是所有的與會人員都料到的事情,歐陸上的局勢,也許這二十年奧地利強,下二十年就是法國強,所以英國絕對不會跟一家綁在一起一輩子,哪一家冒了頭,英國就夥同弱一點的國家們,將強國撂倒,周而複始。

普魯士代表,年輕的俾斯麥也認同了這一觀點,道:“普魯士同意建立新的神聖同盟,討伐那些叛亂者。”

阿格爾、安德列尼科夫、弗裏茨也都投了讚成票,五大國已經一致通過鎮壓歐洲聯盟掀起的歐洲**。

這一行動幾乎是所有代表們都有預料的,這件事到這個地步,隻能大家一起出手,不然雖然大家看上去都是輕鬆,但難免麵臨國家被顛覆這樣的後果。

接下來就是真格的了,在座的代表們需要基本訂立一套軍事計劃,雖然他們都不是品級特別高的官員,也沒有多少決策權力,但是他們的公文包裏,肯定都裝著本國相、或者國王所提前布置好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