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金礦風波(2 / 2)

當然,開了金體聖徽的插件之後,何沐平可以調節任何單位是否有反叛能力,隻不過何沐平沒有沒事兒給自己找事的打開這些係統人員的自主反叛能力。

“人的貪欲果然是招致毀滅的一個因素啊!”何沐平不由長歎道。

金礦事~件可以是多個方麵因素相互作用產生的必然結果。首先,人性的貪欲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因素,沒有人能夠看到金礦擺在麵前而無~動~於~衷,而且沒有人願意與別人分享。其次,建原市的大部分移民都是沒有什麼身家的窮人,而且大多都沒有太多的理智能夠看清楚,如果沒有政~府的扶助,沒有各種來自本土的幫助,他們根本無法過上現在這樣的生活,但是他們並沒有什麼感恩之心,也看不到一個公~社的力量是薄弱的,卻隻把眼神放在了金子上。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動因,那就是不知道龐艾朗哪裏冒出來的哪裏來的空想社~會主~義想法,竟然在一塊根本沒有未開墾的土地上,展開了什麼集體城市公~社的建設。公~社的建設固然大大加快了地區的開采,但是同時也導致了中~央政~府對公~社的管理脫節,公~社與中~央的分歧,以及公~社直接促成了社員們的抱團和排外,而導致了不願意將金礦的部分利益,出讓給其他人。

何沐平對於龐艾朗的處理也是不滿意的,他的辦法簡單粗~暴,極其有中~國傳統的封~建主~義作風和布爾什維克黨以及類似黨派的專斷而武斷的解決套路。一個全副武~裝的步兵師進入三個金礦所在市附近,搞什麼演習,明顯就是針對不同政~見而且沒有武力的弱勢人員采取亮肌肉的戰略。

這個法子很好用,而且很管用,但是卻非常不好。這個不好的直接體現就是,三個城市公~社雖然表麵上屈服了,接受了龐艾朗提出的礦物開采稅,但是從領~導階~級到普通的社員,都有著強烈的不滿傾向。龐艾朗本人可能看不到,但是何沐平卻收到了係統的警告。

何沐平認為,從製~度上和理論上來,錯不在龐艾朗,在三家公~社身上。在享受其他公~社提~供的糧食、生活用~品等資料的優惠供應時,三家公~社沒有想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基本集體~製係統化經濟的準則,而是采取了立山頭,吃獨食的方略指導他們的行為。即使礦物確實在他們的轄區裏,但是基本的稅務確實要收的。他們好像別人要偷要搶他們的寶貝一樣的串聯、私下商議,已經犯了地方政~治的大忌,也無怪龐艾朗和聯~邦的高層全部都上了火。

但是作為最高的領~導層,沒有首先跟三個市進行磋商和討價還價,直接拿出了強~勢者的姿態,派遣軍~隊介入,這在中~華帝~國還是沒有的事情。雖然聯~邦並不算中~國的本土,但是卻仍舊是藩國,行~事必須按照中~國的路子來。

所以何沐平很生氣,他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準備讓人用最快速度帶到北美去,對那個自作主張的龐艾朗進行訓斥。並且要求他親自到三家公~社去,向公~社成員解釋,並且化解雙方的矛盾。

讓龐艾朗低頭,並不是何沐平想鋤強扶弱,而是他不想自己的官~員跟自己穿越前見多了的領~導們一樣,官僚作風濃重,凡是以勢壓人。同時,他還給三家公~社寫了一封皇帝陛下的親筆信,告訴他們,他們的行為皇帝看見了,皇帝不認同、不喜歡,但是皇帝會解釋為什麼不認同、不喜歡,希望以後大家引以為戒,不要重蹈覆轍。

比起龐艾朗,他的名頭和影響力大多了。相信當三家公~社看到自己的自私引起的風~波驚動了皇帝的時候,又看到皇帝細心給他們講解為什麼他們不能獨吞黃金的原因,他們能夠冷靜下來,並減少抵觸情緒。

公~社製~度既然已經確立了,而且取得了成效,何沐平不想這麼快打破他。比起實驗新製~度,確立新社~會來,他更擅長在一個框架內協調各方,並取得利益的最大化。對於聯~邦來,公~社製~度是適應當地情況和有利於快速開拓的,何沐平需要做的,隻不過是保持這條路往前走,不出現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