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頭歌》(2 / 3)

【荊防敗毒散】若須消散瘡毒腫,去參加入荊防風。

【倉廩散】原方配入陳倉米,噤口痢疾此為宗。

【參蘇飲】參蘇飲內陳皮草,枳殼前胡半夏從;葛根木香桔梗茯,氣虛感寒最宜用。

【再造散】再造散用參附耆,桂甘羌防芎芍齊;再加細辛薑棗煮,陽虛寒閉最相宜。

【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解表法優良;少陰脈沉反發熱,邪寒外解不傷陽。

【麻附甘草湯】前方去辛加炙草,無汗微熱宜煎嚐。

【蔥白七味飲】蔥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與生薑;麥冬生地千揚水,血虛外感最相當。

【加減葳蕤湯】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草棗薄荷共八味,滋陰發汗此方魁。

【千金葳蕤湯】千金葳蕤麻杏膏,芎獨白薇木香草;外感熱傷津不足,生津清熱又解表。

二、瀉下劑

寒下

【大承氣湯】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以枳樸瀉力強;陽明腑實真陰灼,急下存陰第一方。

【承氣湯】去硝名曰承氣,便硬痞滿瀉熱良。

【調胃承氣湯】調胃承氣硝黃草,便秘口渴急煎嚐。

【複方大承氣湯】更有複方大承氣,大承氣加桃芍菔;能瀉腑實消脹滿,可治急性腸梗阻。

【大陷胸湯】大陷胸湯用硝黃,甘遂為末共成方;專治熱實結胸證,瀉熱逐水效非常。

【大陷胸丸】再把葶藶杏仁入,和丸更治項背強。

溫下

【大黃附子湯】大黃附子細辛湯,脅下寒凝疝痛方;冷積內結成實證,溫下寒實可複康。

【溫脾湯】溫脾附子與幹薑,甘草人參及大黃;寒熱並進補兼瀉,溫通寒積振脾陽。

【三物備急丸】三物備急巴豆研,幹薑大黃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積,速投此方急救先。

【三物白散】三物白散桔梗貝,再把巴豆一齊配;寒實結胸痰涎壅,祛痰瀉積功力倍。

潤下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約,枳樸大黃麻杏芍;土燥津枯便難解,腸潤熱瀉諸症卻。

【潤腸丸】潤腸丸用歸羌活,大黃桃麻兩仁合;勞倦納呆便秘澀,蜜丸嚼服功效確。

【五仁丸】五仁柏子加鬆米,桃杏兩仁陳鬱李;血虛津枯腸中燥,理氣潤腸通便秘。

【濟川煎】濟川歸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從;陰虛血弱腸中燥,滋陰補血便自通。

逐水

【十棗湯】十棗逐水效力佳,大戟甘遂與芫花。

【控涎丹】控涎丹用遂戟芥,攻滌痰涎力不差。

【舟車丸】舟車牽牛及大黃,遂戟芫花檳木香;青皮橘皮輕粉入,瀉水消脹力量強。

【疏鑿飲子】疏鑿飲子瀉水方,木通澤瀉與檳榔;羌艽苓腹椒商陸,赤豆薑皮退腫良。

攻補兼施

【新加黃龍湯】新加黃龍草硝黃,參歸麥地玄海薑;滋陰養液補氣血,正虛便秘此方良。

【黃龍湯】黃龍湯枳樸硝黃,參歸桔棗共生薑;陽明腑實氣血弱,通便不礙氣血傷。

【增液承氣湯】增液承氣玄地冬,更加硝黃力量雄;溫病陰虧實熱結,養陰瀉熱腸道通。

【承氣養營湯】承氣養營歸芍知,生地大黃與樸枳;數下陰傷熱結在,正是此方效顯時。

三、和解劑

和解少陽

【柴胡湯】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從;更加黃芩生薑棗,少陽為病此方宗。

【柴胡枳桔湯】柴胡枳桔陳皮茶,黃芹生薑與半夏;邪鬱腠理胸滿痛,辛開苦泄此方佳。

【蒿芩清膽湯】蒿芩清膽枳竹茹,陳夏茯苓加碧玉;熱重寒輕痰挾濕,胸痞嘔惡總能除。

【柴胡達原飲】柴胡達原檳樸果,更加芩草枳殼和;青皮桔梗荷葉柄,豁痰寬胸截瘧屙。

【達原飲】達原飲用樸檳芩,白芍甘知草果並;邪伏膜原寒熱作,透邪逐穢此方行。

【清脾飲】清脾飲用柴夏芩,草果青皮術甘苓;厚樸生薑同煮煎,熱多寒少溫瘧平。

調和肝脾

【四逆散】四逆散裏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須;此是陽鬱成厥逆,疏和抑鬱厥自除。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實易殼行氣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氣悶脅痛皆可暢。

【逍遙散】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術草加薑薄。

【丹梔逍遙散】更有丹梔逍遙散,調經解鬱清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