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來投,胡一舟自當倒履相迎……咳咳,沒那麼嚴重……
在一個古色古香的飯莊裏,胡一舟見到了自己的第一個軍工專家。因為早在之前就通過崔耕了解了韓簫的一些信息,胡一舟對這個年輕的留學生印象頗佳。
年輕,帥氣,溫文爾雅,但是眼神之中卻還有著年輕人特有的銳利和朝氣,並沒有被現實的挫折所磨平了棱角。
這樣的人,用好了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當然,前提是他得有真本事才行!
“來來來,我給你們介紹下!這位,兵工署直屬九寨保安團的胡團長!當年炮震寶山城的就是他!這位,就是德國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韓簫!年輕有為啊!”
崔耕作為中間人,自當是相互介紹的,這個是基本禮儀。
“胡團長,您好!”韓簫主動打招呼。
“您好,韓同學!”胡一舟也趕緊招呼上。
“來來來,咱們先落座,一切事情,咱們邊吃邊說!”崔耕招呼眾人坐下。好吧,所謂的眾人就他仨,三人成眾……沒毛病!
中國人的餐桌禮儀,酒桌文化那可是有傳承的!什麼事情,幾杯酒下肚,再談的時候也就順暢了。所以,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胡一舟就跟韓簫聊了起來。
他們聊的內容,當然是機械和兵工方麵的知識了。說起這個,胡一舟還是很在行的,畢竟興趣所致,他原本時空中可是專門掌握了的!
韓簫這邊呢,通過跟胡一舟的對話,知道這位也是個專家級的人物!也收起了留學生帶有的傲氣,認真的跟胡一舟探討起了當前中國的兵工行業。
“說起來,咱們國家受到的限製還好斯太多了!不說別的,想找一些合格的原材料都難!一些東西,隻能指望外國進口,因為咱們國家根本就造不出來!這才是咱們國家的悲哀!”胡一舟說道。
“是啊!可是一個工業體係的建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這個事情的投入又太大,沒有豐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根本就做不到!”韓簫說道。
“所以,咱們隻能把別人的東西拿來給咱們用!魯迅先生說過,拿來主義麼!”崔耕把魯迅先生給搬了出來。
“要說基礎的工業方麵,我這裏還真有這麼一套思路!比如咱們的冶金……”胡一舟別看對於醫學化工冶金之類的知識了解不多,但是他腦子裏的資料多啊!隨意的給倆人說了下。
“可惜啊,外敵入侵,我們沒有時間和地點去細心耐心的搞基礎建設,隻能先緊著軍工來發展!或許等我們勝利之後,才會有機會去發展吧!”胡一舟說道。
“胡團長,咱們兵工廠的技術設備如何?”韓簫突然問道。
“嗬嗬,崔耕該給你說過了吧?一套完整的精密機床!外國人現有的設備都有!咱們還有充足的電力供應,這個你可以放心!隻是,這些設備你熟悉不熟悉?廠子裏的工人們還都是生手,利用率太低了!”胡一舟問道。
“熟悉!當然熟悉!那是我的專業啊!其實如果有充足的原材料,咱們完全可以複製生產,多造出一些設備出來!”韓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