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章,群眾的力量!(2 / 2)

孫家集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一些比較隱秘的事情不能在這裏進行,不過生產點黑火藥就無所謂了。

“誰家過年還不放個炮仗?”這就是孫家集民兵們的口頭禪。隻是你們把黑火藥給弄成顆粒狀算咋回事?

僅用了三天,九寨這邊的手榴彈生產工作就順利的進行了起來。雖說主要勞動力是婦女們,但越是在這種戰亂的年代,婦女們越是知道軍火的重要。又加上婦女們天生的細心,手榴彈的質量絕對的有保證。

要知道使用這些手榴彈的不是自家的男人就是自家的娃娃,誰敢偷奸耍滑?

看到婦女們能夠生產普通的民用型手榴彈了,兵工廠這裏幹脆把軍品的也放在了村子裏生產。挑選那些手上麻利,膽大心細的婦女分好工序,專門生產軍品手榴彈。

有專門給破片夾層裏麵填充直徑3mm長度也是3mm的鋼柱的,有給破片之間填充硫磺或者木炭粉的,還有負責擰蓋子封口的,有負責安裝引信木柄的,還有負責最後刷膠密封的……

總之,本就不複雜的手榴彈生產程序,分好工後被這些婦女們完成的順順當當麻麻利利的!再後來,幹脆把澆築彈殼和分裝炸藥也給放到了村裏麵。不過是給那些大爺大叔們幹的!此外,還有學生們負責監督安全生產!

雖然這些炸藥基本上很安全,尤其是TNT和愷字炸藥。但不是還有黑火藥麼,萬一哪個大爺想要抽根煙……

一天生產800顆軍用手榴彈跟5000顆民用手榴彈,這就是九寨的產量。一看不少,可是一分散下去真的不多。

8個村子,200多位婦女,300多位大叔大爺的,平均下來一個人一天也就做幾個手榴彈而已,這還是限於材料不足的情況下。

等到兵工廠正式運行起來,灰口鐵和炸藥的生產量足夠,全力生產,這產量……要不說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呢。

胡一舟把手榴彈的生產工作全權交給了彭鬆這些學生們負責,他們有熱情,有責任感,把民族的複興當成自己的重擔!現在給前線的將士們生產手榴彈,他們付出了極大的熱情。

當然,胡一舟也不會虧待這些學生和村民。管飯是必須的,還得吃的好一些,另外一個人一個月再給一塊錢的工錢。少?不少了,當兵的才拿多少錢?還經常拿不到!

胡一舟在各個村子成立了民兵隊伍,這些民兵都是沒能參加保安團的青壯和那些大爺大叔們。都是戚家軍後人,組織起來很容易的!不過,他們沒有槍支彈藥,武器隻有弓箭長矛等冷兵器,頂多再加幾個手榴彈。

倒是李家寨的民兵很富有,人家會鑄造虎尊炮,不但給保安團鑄造了60門,還給自己村的民兵鑄造了30門,男女老少的沒事就對著山上來幾炮下下石頭彈雨。

胡一舟規定,對於虎尊炮的炮子,一律使用石頭蛋子,這樣可以節約鉛彈用來做引信。並且,石頭蛋子還能用專門的磨製機器磨出來,生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