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前麵沒跟對好主子的下場,讓公孫鞅突然意識到,其實輔佐君王也是一個意思,輔佐一個好的國君會使自己一展抱負,輔佐一個不好的國君會使自己走向滅亡。所以,他決定先對秦孝公進行考核打分,如果達不到自己所要求的成績,他就會另投他國。

“求先生教我治國之道。”

“古人治理國家靠什麼,一個字“德”如果對百姓有德他們就會擁戴國君,對邦國有德就可以和睦共處,所以,古之聖帝治理天下,用德不用法就可以使萬民臣服,用德不用兵就可以保衛國家,選拔官吏用德行好的,對待罪犯要最大限度的寬恕他們,用德來教育他們......”

做在公孫鞅對麵的是一個二十三歲的青年,他睡意蒙鬆,眼簾聳搭,頭向右傾斜靠著右手支持,強忍這最後一絲清醒。他本以為景監會推薦一個人才,沒想到竟推薦這麼一個說話好聽的催眠高手,好了大師,你繼續德吧,我...眼前景象忽明忽暗,不察覺間以漆黑一片。

“君上,君上。”漸漸眼前明亮起來,他看到了景監,瞬間生起氣來說道:“你找來的是個什麼玩意,說來說去都是廢話,就知道德,德,德我......”一頓辱罵,景監隻能低頭挨訓,聽著孝公對自己罵娘,孝公罵累了,活動一下全身筋骨感覺非常舒服,下意識摸了自己的肚子,便去吃飯了。景監卻委屈巴巴的,突然間他想到一個人,公孫鞅,這個王八蛋我罵死你。怒氣衝衝的走向公孫鞅的住處。

“監兄,你來了。”景監招呼也不打一聲,隻是覺得終於有個出氣的地方了,便開始對著公孫鞅也罵娘起來,把孝公罵他的話八九不離十的罵公孫鞅一遍。等到他罵完了,公孫鞅咧嘴麵帶笑容,這回景監傻了心裏犯怵以為把他罵傻了。

“我的才能你是知道的,我說過治國之道有好幾種,既然孝公對這種不感興趣,我換另外一種就是了,還望引薦。”說完對著景監單膝下跪。景監罵完他氣也消了,對於公孫鞅的才幹他當然清楚,所以就答應了他。

過了五天,再次見到孝公。

“先生教我治國之道。”

“周朝長治久安八百年,為何,在於分封功臣和至親於外,以此來保衛自己,功臣和至親歸附自己則國家必定興亡。湯為何而亡,不能善待自己的功臣和至親而亡,......”

孝公聽著,雖然覺得比第一次的有道理,但還是覺得不切實際,看著公孫鞅酣暢淋漓,激情四射的樣子,孝公真想一板磚拍的他從此沉默不語。強忍著怒火,不要落下個辱士的名聲,臉越發黑沉,講完後,隻對公孫鞅麵無生氣的說了一句話:“把景監找來。”接著孝公又是重複昨天的罵娘,便去吃飯。景監也是如此,重複昨天把孝公怎樣罵自己又八九不離十的對公孫鞅重複了一遍。罵完後,公孫鞅並沒有像昨天一樣綻放出天真的笑容,而是不苟言笑,麵無表情,突然雙膝著地下跪道:“請監哥在讓我再見一次君上,如果再不成功,我自殺以謝監哥的引薦之恩!”說完便“咚咚咚”著地磕了三個響頭。景監看到如此這般,於心不忍,便答應下來並再三囑咐千萬別再說錯了。

“先生教我治國之道。”。

“秦穆公為何能一代霸主,在於他修內政,正法教,強軍事,廣納人才,尊天子以令不臣......”

這次公孫鞅講的到大合孝公心思,聽著他講祖先秦穆公等五霸如何如何治國,治軍,治民很是吸引穆公。這次無論是孝公,公孫鞅,景監都非常快樂。孝之樂在於自己終於找到人才了,公孫鞅之樂在於終於找到明主了,景監之樂在於終於讓主子高興不用挨罵且會有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