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國的京都北郊有座城隍廟,雖說位置偏僻,但千百年來,卻始終不曾斷絕香火。
城隍廟本體建築麵積不大,雖曆經多次修繕,但不曾擴建過,整體依舊保持了修建之初的模樣。曆經千年,早已成為了京都的一處風景點,即便沒有那口口相傳的靈驗加持,來這觀光的人也不會少。
廟內即便人流密集,但也不會有過於喧嘩之感,對於絕大多數心中存有信仰的人來說,保持起碼的肅穆莊嚴還是能夠做到的,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子和偶有的一些腦回路異常的之外。
相對於廟內的寧靜,廟外則是另一番天地了。
叫賣水果小吃的,推銷煙燭香火的,還有各種不停攬客的餐飲店,總之是非常的熱鬧。這一座不大的城隍廟,卻是間接的養活了不少人。
章仁仙,一個二十七八的小夥子,這個年紀用風華正茂來形容絕不過分。然而他一襲青布長袍,頭挽道髻,手持羽扇,斜躺在太師椅中的慵懶模樣,卻很難把這副姿態跟年輕人掛鉤,更扯淡的是他的職業,在周遭一群叫賣香燭的老頭老太中間,他一張小桌,一杆“仙人指路”的小旗,惹得過往之人頻頻側目。
算命先生,這個曆史悠久的職業,也不是沒有人做了,更何況在這廟宇之外,更是常見。先不說這個職業如何,單說其如此年輕,便難以取信於人。
而章仁仙似乎也毫不在意過往之人的指指點點,手裏拿著一部手機,正專心致誌的看著。不時隨著沉浸在故事情節裏,突然揮揮拳頭咬牙切齒,或者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更是讓人覺得這位小先生似乎精神上有些問題。
“唉!這就又沒了。”章仁仙砸吧著嘴,輕撚著下巴下的寸餘長青須,一副意猶未盡的感覺。
“老孫頭,今兒生意不錯啊。”章仁仙笑著對一旁的老鄰居打著招呼。
這城隍廟的攤位可不是隨便想擺就能擺的,想在這裏混口飯吃,那得有人點頭才行,別看這些小攤小販賣的東西五花八門,人更是形形色色,但沒準兒隨便逮出一位,背後都有些小有能量之人。
所以平日裏這裏的攤主們,對顧客是下狠手的宰,但相互之間還是客客氣氣的。
老孫頭是城隍廟的老商戶了,賣的是煙燭香火,這可是城隍廟最掙錢的活計,別看這些玩意兒不起眼,一年下來的利潤,能讓一些什麼總啊金領之類的,羨慕的眼睛發紅。
所以老孫頭年紀雖大,但卻紅光滿麵,氣色非常好,一頭青絲不見絲毫華發。
“嗬嗬,一般一般。”老孫頭滿麵春風地謙虛道,當然,這謙虛是假意的,甚至帶著點炫耀,但誰也沒有在意,畢竟其他人的生意也不差。隻是,章仁仙一人除外而已。
對於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做的這生計,周圍的鄰商們也懶得探尋究竟,隻是都有一個共識,就是這個小夥子對賺錢似乎沒有什麼熱情。每天都是慵懶的狀態,從不招攬顧客,一副得過且過的模樣,頗有點薑太公釣魚的意思。
對此,老孫頭自然也不會多嘴過問什麼,隻是玩笑般的說道:“小先生要注意保養啊,這白發也是可以調理的,回頭我介紹一個老中醫給你,保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