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主力部隊不能再放到府城和縣城了,這次潁州六縣,陳兵兩萬餘,被河南巡撫挨個擊破之後,整個潁州六縣,全部遭到了報複式的劫掠,我們需要充分的動員百姓,並且隱藏在百姓中間。”
“我們應當繞開大明官軍統治力量雄厚的府城和縣城,最大限度的保存我們的實力。”
“我們應當在農村快速發展,最快的壯大我們的實力,最大程度上保存我們的實力。”
“我們應當在農村進行掃盲,多培養工匠,建設工坊,最大幅度上武裝我們的軍隊。”
“我們應當將武裝鬥爭、土地改革、政權建立、農村建設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將農村打造成,長期支持我們武裝鬥爭的根據地!隨著官軍和民兵的戰爭,百姓武裝力量的增長,和根據地的不多擴大,最終必將取得全國性的勝利!”
李自成站在一個大別山校場的石頭上,對著自己手下二十一營高聲的喊著。
自李自成二十一騎逃離永寧之後,他連續奔走,十餘日再次回到潁州之事,潁州城比往昔更加破敗,但是這種破敗中飽含著憤怒。
當李自成再次回來的消息傳開,他手下的二十一騎迅速的擴充為二十一營,一隻萬餘人的農民軍,再次牢牢的掌控在李自成的手中。
李自成最終選擇了大別山附近,這裏曾經是紅巾軍劉福通成事的地方,無論從時地利人和哪方麵看,這裏都是最適合起兵的地方。
“這是萬歲自京城下達的最高指示!”李自成忽然高聲道。
他這樣其實沒啥問題。
因為從古至今,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行叛逆之事實在是太多了,借助著皇帝的威名,為自己的行動奠定合法性,是自古以來地方造反、叛亂的不二法門。
皇帝沒錯,皆臣子的錯,不僅是皇帝本人的需求,也是朝臣們的需求,也是一些造反人的需求。
“我聽聖明的君主,麵臨危局會製定策略,來平定變亂。”
“忠心的臣子,麵臨災難尋求對策。來確立自己的地位,所以先有了不凡的人,然後有不凡的事。有不凡的事,然後能立不凡的功勳。這個不凡,是普通人無法想象的。”
“從前強大的秦國的國君卻很軟弱,趙高執政,專權控製政局,自己作威作福,最終導致滅族之禍,至今背負罵名。”
“到了呂後時期,呂祿、呂產專政,擅自處理政事,以及宮內事務,下級欺淩上級,全國的人都感到寒心,於是絳侯周勃、朱虛侯劉章,憤怒起兵,誅討叛亂,尊立劉氏皇帝,所以能國家興隆。”
“現在,把持朝政的是那些仕林的人,他們出身雖然貧寒,但是他們向上,欺瞞萬歲,向下與商賈、縉紳勾結欺壓百姓,霸占良田,你們今站在這裏,不就是因為他們的欺辱讓你們無法忍受嗎?”
“我們身上背負著無數的國仇家恨,而主上現在被奸臣蒙蔽,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萬歲的光芒照耀大明的每一寸土地!讓萬歲的旨意貫徹到每一名百姓的身上!”
“因此我憤然而起來幹一番事業,目的是為了安定大明的江山。依隨著下的失望,順應著舉國推仰的心願,於是高舉正義之旗,發誓要蕩清寰宇!”
“南至偏遠的百越,北到中原的三河。”
“鐵騎成群,戰車相連。”
“海陵的粟米多得發酵變紅,倉庫裏的儲存無窮無盡。大江之濱旌旗飄揚,讓大明再次偉大,還會是遙遠的嗎!”
“戰馬在北風中嘶鳴,寶劍之氣直衝向上的星鬥。”
“戰士的怒吼使得山嶽崩塌,雲變色。”
“拿這些來對付敵人,有什麼敵人不能打垮?”
“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下!”
李自成看著萬歲爺寫好的檄文,越看是越奇怪,他確信這應該是萬歲寫好的文言文,但是為了方便大家都看得懂,直接翻譯出來。
這篇檄文的標題叫做《讓大明再次偉大》。
就是這個標題,讓李自成有些怪異。
不過和百姓講話,自然是越簡單越好,告訴百姓們我們一定會勝利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