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周要過聖誕了,外企裏過節的氛圍格外濃厚,外國老板們要回家,要旅行,或者約了新結交的中國朋友一起到家裏聚會,本土的員工跟著享受假期,也熱鬧的要過節。
林希希是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的,如果不是聖誕節,加班的人還是有不少的,為了加班的時候不太淒涼,她跟保安,她自己下班時會關燈的。她喜歡燈火通明的感覺。收拾好辦公桌,站起來把大辦公區的燈逐一關上,每一個房間門上都掛上了花環,那種聖誕節的紅綠組合,隻是造型和樣式略有差異,關療以後,從窗戶折射進來的光亮,令那些金箔類的花朵放光,她覺得還挺好看的。思索著要不要把家裏也布置成這樣,讓心情有些熱鬧的感覺。然後搖了搖頭,算了,過了這一周以後,這些花環要扔了還是留著,都挺麻煩的,也不環保。然後,她又開療,挑了一個配色最好看的花環拍了一張照片,準備更新為自己手機壁紙。她總是活得很克製。
出了辦公大樓,夜裏的溫度格外的低,這幾氣預報有寒流襲來,她把圍巾又往嘴上拽了拽,不要灌風,她自己身體的毛病,她知道。
公司在繁華的地段,所以即使11點出來,拐到馬路上就可以看到趴活兒的出租車。大廈的一層和二層是商場,櫥窗裏的陳設都已經換新了,到處都是聖誕元素,還有婚紗和聖誕的組合,在這辦公樓看到婚紗櫥窗也是新鮮極了,不過現在的婚紗也可以作為禮服,不必非得婚禮穿。她拿出手機對著櫥窗裏的婚紗快速的拍了照片,不想別人看到。這一張她不會用來當手機壁紙。
林希希租的房子是老房子,好處是距離公司很近,氣好的時候,不著急的時候,她喜歡走路或者騎車上班,但像今這樣寒冷的冬夜就算了。夜裏十一點,北京的三環仍然在堵車,她住的地方在二環和三環之間,更靠近二環一點,沒有多遠的距離,但是一堵車就沒譜了。司機師傅在車裏放著自己的CD,是那種一人一首成名曲的大眾調子,其實在出租車裏聽到這種是很好聽的,她最害怕聽相聲,評書那一類的,她也不喜歡跟司機聊,因為隻要是聊,她都會調整自己的全身情緒來配合的,她很難放鬆下來,也不願意隨意應付,這會令她不能全身心放鬆的看窗外。
出租車終於停在國貿橋上不動了,林希希想著前麵可能有車禍,否則不會堵成這種一動不動的樣子。
其實林希希還挺喜歡這種堵車的,她不著急,願意花時間和出租車的等待費來買這個寧靜的時刻,看著車窗外一片繁華不知夜深的景象,給人一種錯覺,不論怎麼努力都還不足夠的感覺。聖誕節的意思,除了假期,還意味著新年要來了。今年的新年很不同,因為她過了這個公曆年,就意味著邁進30歲了。真是個尷尬的年紀,好像什麼都很著急,什麼都開始被評估,但其實年齡代表什麼呢,別人不知道,她自己知道,感覺自己跟28歲,或者25歲的時候沒什麼變化。她還是那個老實幹活,內向嚴謹,被認為原則大過一切的,不太靈活的人。
她在這家外資企業工作5年,每年除了漲300元那種意思意思的調薪,也沒有什麼其他的變化,甚至5年來,她都沒有從5級晉升到6級,而實際上直到8級才算得是一個的主管。
公司裏真正的外國老板越來越少,外資公司的本土化不是著玩的,一方麵老外不懂中國的人情世故,做生意肯定不如中國人,另外他們在北京的安家成本也高,公司需要支付的各種費用,包括孩子的教育費,車馬費,租房費等等,所以除了必要的崗位,很多中高階崗位都已經慢慢的換成中國人,或者那些有海外工作經曆的人了。
外企現在的光景大也不如從前,工資並不是外人以為的那麼高,就好像過去大家認為空姐是高收入職業,可是現在空姐的競爭力大不如從前。外企裏,內部晉升比登還難,公司越大越難逾越階級的鴻溝,令人無奈無助。
但是,對於林希希來,她很喜歡這份穩定。她喜歡這裏的企業文化,因為即使對於像她這樣的員工來,也非常的尊重,她覺得工作也不全是錢的問題,她需要情感上的尊重。比如,即使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第一年也有10的年假,所有員工每年的帶薪病假有30,如果真的生病了,也不會被扣工資。公司的係統都是英文的,包括請假,郵件,個人評估,公司股票內部購買渠道等等。跟她大學剛畢業找到的作坊似的公司比起來,不知道高級了多少倍。而且,5年的時間,她已經拿到了無限期雇傭合約,在公司雖然隻是普通的員工,但是這個工作在她心裏是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