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領悟劍勢(1 / 2)

天問訣中,劍道的修煉分為五大境界,分別為劍氣,劍勢,劍意,劍心,劍道。

第一層叫劍氣,主要是練習劍法,讓自己的劍法修煉到產生劍氣,然後繼續壯大自己的劍氣,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是劍道的一個基礎層次,這是天問訣修煉基礎中的基礎,簡單說就是以氣馭劍。

第二層叫劍勢,就是在劍氣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後,根據劍氣結合自身對五行,陰陽,時空等的感悟,領悟出自己的劍勢,比如水,可以領悟小溪,江河,大海,雨水等等各種形態,再把這種形態以劍勢的方式展現,達到以勢傷敵的目的,這就是所謂的以神馭劍,神劍合一。

第三層叫劍意,當五行,陰陽,時空等,其中一種屬性的劍勢修煉到極致,領悟出這種屬性的本源之力時,劍勢達到了巔峰,這時的劍勢已經不能叫劍勢,而是叫劍意,一種本源屬性的意念,這時施展的劍中,每一劍都包含著這種屬性的意,這時修煉者已經達到了以意馭劍,意念所達就是劍之所在。

第四層叫劍心,劍心通明,與劍意一樣,屬於劍修夢寐以求的境界,劍意能夠大幅度增持劍修的力量與壓製束縛對方;而劍心通明則是能夠讓修劍者的劍道之心更加純粹,不會被任何事物迷惑,能明了一切事物的本質!所謂的一劍破萬法,指的就是這劍心通明,因為劍心通明者,不被萬法所侵!

第五層的劍道,就是領悟劍的規則,以劍證道,突破一切束縛,成就劍道。

白亦凡現在的境界乃是劍氣的境界,而當時在比賽中施展的劍二十三就是一種劍勢的表現形式,而劍二十三中,包含的是修煉者對空間的領悟,白亦凡之所以能施展劍二十三,那隻是一種依樣畫瓢,他知道怎麼施展,並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如果白亦凡能領悟其中的劍勢,當時也不會用盡魂力了。

不過在白亦凡來到林家的演武場的時候,正麵牆上的劍痕突然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從牆上的劍痕中,他隱隱感覺到了一種勢,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明的感覺,明明有所收獲,卻始終無法領悟。

看著牆上的劍痕,白亦凡頓時感覺像是有人向著他攻擊一般,頓時揮動自己的天問劍格擋,隨著天問劍的揮出,他此時已經和那牆上的劍勢開始抵抗,漸漸的白亦凡的劍開始有了變化。

旁邊觀看的林寰宇看見白亦凡的劍法,心中也是暗讚不已,白亦凡劍法很快,一招一式之間的變化也很順暢,不過漸漸的,白亦凡劍法越舞越慢,仿佛有什麼沉重的壓力在劍上一般。

白亦凡越到後麵,越是感覺到一股壓力向自己壓來,自己的劍似乎下一刻就揮不起來,各個招式間的連貫也極不順利。漸漸地一些挑、刺、抹、削等基本用劍方法在中間越來越多,而有些招式卻隻用了半招,不過卻感覺更為凝練,真氣鼓蕩之下,氣勢也越來越盛。

牆上的招式連綿不絕,一招連著一招,招式大開大合,向火山爆發一般的襲來,白亦凡頓時感覺有些難以招架,白亦凡這時就像是置身在火山之中,像是被火山的岩漿噴發一般,無力抵抗。

漸漸的,白亦凡的劍有了變化,劍氣不再是一往無前,一招劍法揮出,緊接著就再次揮出揮出一招,劍招之間連綿不絕,每招劍法都會疊加上前麵一招劍法的力量,劍氣形成了一股股的劍浪。

這時白亦凡的劍法已經不能再稱之為劍法,之間他的劍就像是海浪一般,一浪接著一浪,越是到後麵,威力就越是強大,整個演武場都被劍氣所化的海浪所包圍,而白亦凡就像是海浪最前麵的浪頭。

這時林寰宇和林清雪為了不影響白亦凡的領悟,不得不退到了演武場的大門外觀看。

不知過了多久,白亦凡隻覺得有什麼被打破一般,口中發出一聲長嘯,嘯聲連綿不絕,隨著嘯聲,白亦凡平平無奇的擊出一劍,一劍擊出,劍氣翻滾中,整個劍氣形成一個浪濤一般,一股一股的劍氣像潮水一般的攻擊向前方,劍氣形成的劍浪翻滾了九次,劍氣一圈圈的向前擊出。

這時林寰宇和林清雪不由走進演武場中,隻見此時的演武場中,白亦凡一人一劍站著,劍身刺向前方,而白亦凡的前麵的地麵已經被這一劍之下,以白亦凡為中心,形成了一個扇形的波浪地形。

隨著白亦凡發出這一招,他的人也清醒了過來,看著自己眼前的景象,再回想自己先前發出的這一招劍法,他知道自己終於領悟出了劍勢,這招劍勢來源與水,也就是水勢中的海浪。

當時白亦凡感覺自身仿佛置身與火山一般的劍勢中的時候,他唯一想到的就是水,水能克火,而想要戰勝火山劍勢,他想到了前世看到大海浪潮時的景象,於是就把那種氣勢融合進了自己的劍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