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鬼穀不肯接受招安,涼國皇帝雖然生氣,但目前是多事之秋,正在備戰中,所以再生氣也不能不顧大局調兵遣將此時去圍剿鬼穀,所以再生氣也隻能忍了。
或許等到涼國皇帝的軍隊空出手來的時候那肯定會調兵遣將前去圍剿鬼穀,不過這要看涼國是否能確保自己不亡國。
慧帝和衛國皇帝達成出兵協議,黎國出兵六十萬,衛國出兵三十萬,兩國同時攻打涼國,滅掉涼國後黎國分得涼國國土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分給衛國。
---江陵---
在黎國皇宮,慧帝的禦書房中,四大藩王又齊聚一堂。
這次,慧帝召集大家來不是為了商量是否出兵,而是給大家談了和衛國的協議,談完之後每人一道聖旨,內容就是調兵遣將,準備出兵攻打涼國。
為了湊齊六十萬兵馬,同時也要保證地方的安全,而且曲國也不得不防,所以趙飛淩這邊雖然兵強馬壯但也沒讓他傾巢出動,隻要他集結十六萬兵馬。
北王要重點防著曲國,所以隻要集結八萬兵馬。
剩下的兩個藩王和慧帝三方一共湊齊三十六萬兵馬即可。
這時候趙飛淩根本無法拒絕,也不能開口拒絕,因為此時慧帝已經早早就說明了跟衛國皇帝達成了協議。
四人領了聖旨之後出了皇宮,準備各自返回封地。
此時的趙飛淩心亂如麻,因為這天下馬上就要生靈塗炭,這三個國家中無論誰勝誰負,無論是士兵還是平民,最終將有很多人死於非命,很多個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然而在此時他卻想不出阻止的辦法來。
一路上,趙飛淩連睡覺都睡不香,經常夢見屍橫遍野的戰場。
這一天晚上,趙飛淩又做夢了,他夢見他回到蘇州,把在冊的兵丁全部遣散,還放火燒了兵冊,這樣一來黎國湊不齊六十萬兵馬。
本來兩國集結九十萬兵馬攻打涼國能碾壓他們,但此時少了將近二十萬兵馬,現在少了這麼多兵馬,衛國怕會是一場苦戰,損失會大幅度增加,所以決定不出兵,所以一場戰爭立馬消弭於無形。
仗打不起來,慧帝十分生氣,下令要誅趙飛淩九族,這時候,趙飛淩一直跑呀跑呀...
就在這時候,趙飛淩醒了過來,這時候一摸額頭,早已經是一身冷汗。
此時還是深夜,不過趙飛淩已經睡不著了,他爬了起來穿了衣服走到了窗邊,此時萬裏無雲,皎潔的月光灑遍大地,外麵很安靜,連各種昆蟲的叫聲都沒。
趙飛淩站在窗前細細地回想著剛才做的夢,雖然是夢但是好像卻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阻止戰爭發生的辦法,隻是對自己而言代價好像有點大。
然而想著如果不阻止這場戰爭那這個天下將會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此時他又於心不忍。
許久之後,趙飛淩取出免死金牌把玩著,似乎在想著什麼,但依舊是愁眉苦臉,因為他知道此時解散軍隊和叛國無異,免死金牌也沒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