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傳統文化,傳華夏之魂(1 / 1)

你是否在平安節的時候送著平安果、期待著有聖誕老人給自己送禮物?你是否在萬聖節的時候喊叫著“不給糖就搗蛋”?你是否在愚人節的時候捉弄朋友?漸漸的我們已經習慣了過著所謂的“洋節”,本來把這些“洋節”搬上桌麵並不是什麼大事兒,但是我們逐漸的忘記了自己的節日這是我們最可悲的事情。

國家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規定為法定假日,這便是在呼籲我們保護我們的文化。中國人漸漸的淡忘了這些從古時候留下來的節日。因為科技的發展,以前很多很“燒錢”的事情,變得不再“燒錢”,也不是非要在節日才能做。因此我們漸漸隻把它們當作枯燥生活中的休息日,變得沒有那麼在意,直到端午節被韓國偷走我們才從渾渾噩噩中驚醒,發現我們的文化被人偷走了,這是多麼的可悲,可歎啊。。

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這些國之脊梁從何而來呢?正是我們的文化催生了這些英雄,在傳統文化日益隱藏的今天我們更應該重新尋找靈魂深處的羈絆,激發屬於我們的中華魂。愛默生說過“有如語言之於批評家,望遠鏡之於天文學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給精神以力量的東西。”正因為有中華文化我們的祖國才可以成為唯一一個在曆史長河中沒有消亡的國家。學習他國文化取長補短這是中華文化優秀的地方之一。但是因為學習外來文化而忘記了自己的根,中國也會和其他國家一樣變成曆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或許我們的後代隻能在其他國家的曆史書中看到:曾經有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裏的國家叫做中國,他曾經很輝煌可是也僅限於曾經,因為他們丟掉了自己的文化,漸漸的變成了另一個國家(或者是幾個國家),這是他們的可悲,是我們引以為戒的反麵教材。等到那個時候一切都晚了。

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擁有著長短不一的假期。不要隻想著瘋狂玩樂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們,去學著以傳統的方式感受一下傳統節日的意義。隻有讓我們的文化紮根於我們的靈魂,我們的國家才開出屬於我們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