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離別(1 / 2)

晚上11點,坐上了回家的地鐵,看著這個點還是非常擁擠的車廂,衛海洋輕輕的歎了口氣。

作為一個8年的京漂,it從業者,標準的996模式,就是晚上11點回家相當於家常便飯了。

在項目緊急的時候,通宵上線也是經常的事。如果再有個特緊急事件,連著通宵也是正常的,吃住都在公司了。

再看著車廂中一張張帶有疲憊的臉,衛海洋帶有感慨的同時又感覺到一陣輕鬆。

是的,今是衛海洋離職辦理期的最後一,該交接的都已經移交給其他的同事,該處理的都已經處理完了,從今往後,就脫離這片苦海了。

現在的他是無事一身輕。

晚上跟相熟的同事們吃了散夥飯。這是衛海洋工作的第二家公司,他在這個公司工作了6年多,從底層員工做到帶著十幾饒管理者,也算稍微有些成績。

不過這麼多年來,一起進入到公司的同事,走的已經七七八八了,隻剩下了幾個一起共事的老同事。

飯間大家回憶著一起進入公司的事情,回憶著一起奮鬥的日日夜夜,有開心,有失落,有回味,有感歎。

隻是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該結束的終究要結束。最終會留下一段記憶,隨著時間慢慢的塵封在記憶的深處,

至於為什麼離職,衛海洋心中一個不能的秘密。這個秘密得從春節假期起。

衛海洋的家鄉在南方省南海市的一個村莊,名叫衛家村,很普通的一個村名,沒有名人祖先,沒有名人事跡,就是衛姓的人家在這裏繁衍生息。

村靠大海,背有山地。是個有山有海的地方。村裏人大部分都姓衛,也有其他的姓,不過人數較少。

村裏的人們靠種著山地和海裏打魚為生。打魚有時也靠運氣,好的時候,一次可以頂好幾,不好的時候,可能“顆粒無收”,慘淡收場,油錢就搭進去了。

隨著近幾年漁業資源的減少,近海的漁獲越來越少。雖有休漁期,但是還是抵不過人們的捕撈。

衛海洋在春節假期期間,回到家過年。有一在海邊溜達著趕海的時候,發現一個水坑中有好幾條大貨,心中非常興奮。

趕緊下水去捉,經過一番搏鬥,把魚甩上岸的同時,一塊海藍色的心形石塊也跟著甩到岸邊。

石塊大約有巴掌大,通體自然,拿起來仔細看仿佛有海水在流動,像是活過來一樣,栩栩如生。

衛海洋看著欣喜,開心的收起來放到桶裏,想著作為一件禮物送給女友,女友一定喜歡。

隻是衛海洋沒有發現,當他把石頭放到桶中後,石頭真的“活”了過來,藍色的表麵呈現出波浪般的條紋,像是在傳遞著什麼,桶裏的魚變得非常有活力,撲棱撲棱的打著水花。

衛海洋已經轉頭去捉其他的魚去了,沒有看到這個情景。隻是聽到魚拍打桶的聲音,沒有在意。

用了一段時間,把幾條魚捉完後,衛海洋開心的盤點起收獲來。

一條烏頭起碼2-3斤重,兩條黃雕魚,一條差不多一斤重,再加上一條大約8兩重的紅星斑,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