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1)

華夏國中部地區三秦省與川府省交界地的山脈裏稀裏嘩啦的住著幾十戶人家,在一個雷雨電鳴的夜裏,一處院落傳來了嬰兒的啼哭聲,原來這戶人家姓易;家主易先超、長子易明珍、次子易明貴、三子易明華、四子易明誌、女兒易明香、主母早已經過世,全靠易先超一人獨自撫養四子一女長大成人,長子易明超娶妻馬氏,次子易明貴跟三子易明華娶同村朱氏兩姐妹為妻,這聲嬰兒啼哭聲就是易明華的夫人降生了,小家夥長的水靈靈的大眼睛,小家夥出生後夫妻倆可高興壞了,咱也有自己的兒子了,再也無需羨慕二哥的兒子了,因為平時盡看二哥顯擺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個起名易剛、一個起名易強,是想讓子女盡顯剛強的意思。

轉眼過去一個月了,該給兒子起個名字了,想了個把月時間終於想出一個名字,夫妻一商量咱兒子就起名易成功吧,因為咱們這裏太窮了,希望孩子長大後可以帶著大家一起成功,夫妻倆在兄弟姐妹中已經算是有文化的人了,這個大山裏都是沒有上過私塾的,全村這一代年輕人還靠易明華自己創辦的私塾授課教學,學習華夏傳統文化,平時都以種地打獵為生。

春去秋來轉眼過了五年,易成功變成了一個五歲大的小孩,天天在崎嶇的山路上草叢中都能看見一個小小的身影,他每日穿梭在山坡上找野蔥野草拿回家交給媽媽做菜吃,因為整個村子實在太窮,山裏開出的荒地也不長糧食,全村都是靠挖野菜生活;看著這麼小的兒子也這麼能吃苦懂事,夫妻倆是即高興又心疼啊,高興是兒子懂事,心疼著急是因為這麼小的兒子自己也養不活,易明華是心急火燎的天天愁雲滿麵,想著好不容易盼了有個傳宗接代的兒子,可又養不好該多心痛啊,整日裏的愁容滿麵焦急萬千。

俗話說得好,體力勞動是鍛煉,心力憔悴就要命,他這樣天天焦慮就導致了自己一病不起,剛到正月底就一急之下一命嗚呼了,這下可急壞了夫人朱氏,一屆女流之輩在這樣的窮山溝溝裏麵帶著倆孩子怎麼辦?易成功剛剛五歲,妹妹易小梅剛滿周歲,還在繈褓吃奶的過程中啊,古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易明華剛剛去世,小叔易明誌就要強行霸占嫂子朱氏,嫂子在全村可是村花啊,那可不能好了外人,可是朱氏拚死不從,還不得了了,你一個歪瓜裂棗屁用沒有的家夥還想強占嫂子,你哥哥剛剛去世屍骨未寒,你這狗才要對我無理就是天理難容,可是易明誌哪管這些禮節,嫂子不從我的話就做我刀下之鬼吧,我的馬刀可不是吃醋的,朱氏一看壞了,這小子沒文化沒知識,像個二愣子似的,不要真做出傻事來了,我還是先穩住他再說,想到這裏就開口笑道:

你能照顧好兩個侄子嗎??

易明誌說:養活孩子算我的,嫂子放心吧,哈哈。

當天夜裏,朱氏盤恒半夜,覺得無論如何這倆孩子是他們易家的骨肉,他們應該不至於虐待或眼睜睜看著不管孩子,我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當夜計劃停當,就帶著隨身衣物翻牆出走,黑燈瞎火的摸著夜路闖蕩江湖去了,後來改嫁了一範姓人家才算安居樂業,這是後話暫且不提,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