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代十國的更迭
唐朝滅亡以後,北方黃河流域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政權,南方地區則出現了南唐、吳越、前蜀、後蜀、楚、閩、南漢、南平9個政權,加上北方割據太原的北漢,史稱“五代十國時期”。
2五代十國的發展
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局麵的延續。他們的開國皇帝都是掌握兵權的武將。因為他們都靠兵變改朝換代,建立政權以後很容易君臣猜忌。
這樣一來,很多權臣故意放縱享樂,表示沒有野心。
五代十國北方政權更迭,戰事不斷,政局動蕩不安。而南方地區相對穩定,經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和恢複。
3宋朝建立
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他的部下將他擁立為皇帝。趙匡胤搬師回朝,奪取後周政權。改國號為宋,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4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繼位後的一天,約很多大將一起飲酒。酒性正濃,宋太祖說:“我當上皇帝都是靠你們,但是我現在卻整日整夜睡不安寧!”
將士們紛紛問緣故。
“如果有一天你們也被部下黃袍加身,你們也會身不由己啊!”
眾將是知道受到了猜疑,便請宋太祖指明一條生路。宋太祖便讓他們回家置辦田產,享受清福,交出兵權。
5重文輕武政策
為了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權的重現,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
後繼的曆任皇帝持續采取抑製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
一方麵這有利於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但另一方麵,這嚴重束縛統軍的指揮權,也為後麵北宋的滅亡“奠定了基礎”。
6遼國的建立和西夏的建立
十世紀初,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權,以上京臨潢府為都城。耶律阿保機建國以後,發展經濟,創立了屬於契丹族的文字,國力不斷增強。
公元十一世紀前期,黨項族首領元昊稱西夏皇帝,定都興慶府,史稱西夏。元昊仿效唐宋的製度,製定了官製和法律,並且鼓勵墾荒,發展農牧經濟,並創立了西夏文字。
7遼和宋
遼太宗的時候占領了燕雲十六州,從此遼河中原王朝的衝突更加尖銳。
宋太宗繼位後向遼發動很多次戰爭,但都失敗了,隻好采取防禦措施。
雙方的關係一直到了宋真宗時,遼軍大舉攻宋,一直打到黃河岸邊的澶州城下,威脅國都開封。此時的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之後,宋朝的將士打退遼軍。
遼和宋議和,“澶淵之盟”。。
8西夏和宋
還是跟遼和宋的關係差不多,西夏和北宋關係也是一樣的。不服先打一架,然後西夏跟宋朝又結盟,雙方往來貿易,促進邊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