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楚,19歲,個子1米8左右,有些瘦小,長相頗為俊秀。

高考終於結束了,江楚決定好好放鬆一下自己,然後再去找工作,存點錢,找個普通的女人,生個娃,平凡的過完一生。

江楚是一個孤兒,嬰兒時期被50多歲的江瘸子在垃圾堆裏撿到。江瘸子視他為珍寶,還幫他取了這個名字。

2年前,江瘸子得肺癌走了,江楚被托付給了他的老鄉,也是江楚的高中語文老師,這兩年江楚一直寄居在老師家裏。

所以江楚很希望自己能快點獨立生活,畢竟自己學習成績並不出眾。雖然讀大學也能獨立出去,但是江瘸子留下的錢也不多了,江瘸子的後事加上兩年高中的花銷,真的所剩無幾了。

雖然可以半工半讀,還不不如當做人生的第一次資本,江楚想的很清楚。

第二天大早,江楚在車站與其他三人集合,他們四個準備去老庵堂,然後在哪裏度過一天兩宿。他們租了輛五菱神光,快速的向著天雲山駛去。

車上,四人三五兩句的聊著此次的目的,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司機大叔也偶爾來插上幾句,一切都顯得很愜意很平常。

正午時分,車子停在了山腳附近的集市裏。六月中旬天,夏天這個小姑娘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讓人們感受到她的熱情了。

四人在集市裏吃過午飯,稍稍歇息了一會,背上背包就往山裏出發。他們不準備走直通山腰的毛馬路,政府打算修條直通山頂的馬路,才有了這條毛馬路。

沿著大馬路走到山碑處,山碑後麵有條小路通林場,林場小路直通山頂。與大馬路相比,密密層層,枝丫交錯的林間更勝一籌,還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風景。

天雲山不算太高,最高峰海拔1400米左右,山頂有座古寺,也就是當地人稱的老庵堂。

古寺三三兩兩的故事也流傳不少,在當地算是一座名寺,聽說許願甚是靈驗。

傍晚,四人才磕磕絆絆的走到了山頂。看著飽經風霜的天門寺,江楚揉了一下發酸的腳道:“胖子,快點,把食材給老師傅們,讓他們幫我們料理一下,我們一起去大廟堂拜一拜陸公。”

進了寺門,一眼望去,院子大概有兩個籃球場大小,裏麵就四座房屋,右邊是一間修補過得大廟堂,中間是座破落老舊的土磚灶屋。

灶屋後麵是2層的木質房屋,師傅們的起居都在這裏。左邊是新修的單層大廳,一般來山上客人都在廳裏休息。

寺裏有6個人,3個老爺爺,2個老奶奶,年級都在60歲以上;還有一個10來歲的男孩,聽說男孩的腦子不太正常,在他4歲的時候,父母把他拋棄了,山裏的老師傅聽說後了這件事後,就把他接上山了。老師傅們也送過他去學校讀書,可是總有同學會欺負他,後來,他越來越不肯去學校,老師傅們也沒有強迫他,就這樣一直生活在山上。

廟裏來人少時,老師們會幫來客做飯,當然,你也要幫老師傅們的菜地除除草,或者幫忙劈些大柴。

晚上寺裏的電燈不太亮,就像舊時的煤油燈一樣,黃蒙蒙的,猶如黃昏時太陽的最後倔強。

昏暗的大廳裏擺著幾張桌子,幾人已經吃過晚飯了,幫忙收拾完東西後,躺在寺門外的草地上,看著銀河燦漫,幾人有幾句沒幾句的說著,或許自己當時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麼。

就這樣過了許久,江楚有些乏了,哈欠連連,忍不住開口對三人說道:“很晚了,回去大廳睡覺吧。”

旁邊躺著的胖子打著哈欠說:“行,正好我也困了,今天可真累啊,不過先去解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