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楚國公的謀算(2 / 2)

而這步重要的棋卻突然被吞了,怎能讓他不氣。

但李藩也不是個拿得起放不下的人,一顆廢棋、一個廢人都不足讓他停下腳步,既然此路走不同,那便換一條好了。

他再回身過來時,眼中已恢複了往日的冷靜與清明,但麵對李綏疑惑的眼神,他並不欲多解釋,轉而問道:“王衍這茬便不提了。對了,讓你去與黃鵬搭線,談得如何了?”

“不負父親所托,正好在回京前日與他談妥了,雖然我現在回到了楚地,但是玉蓮還留在那邊,到時候便讓她負責為我們傳遞消息。”李綏說道。

聽了這話,李藩這才露出幾分滿意的表情,但倒不像是送了一口氣,看起來頗有幾分胸有成竹的樣子。

是而,李綏出言試探道:“父親大人便如此放心那個黃鵬,依兒子看,他可不是個可靠的人,不過一把牆頭草。若是他到時候出爾反爾,那咱們的處境豈不是不妙?”

追更究底,他們與黃鵬不過是以利相合,關係並不牢固。雖然當下他對楚國公開出的條件很是心動,但萬一到時候真刀真槍幹起來時,他又卻步不前,那他們多年的謀劃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誰知李藩卻輕鬆地擺了擺手,笑道:“不必擔心,到時候即使他不想幫忙,本公爺也有的是方法讓他出手。”

李綏並不認為李藩是因為過於自負才說出這番話的,雖然他們父子情感單薄,但他清楚地明白,他的父親是個極為謹慎和耐心的人。既然他覺得有十足的把握,那必然是早就安排好了一切,隻是他一時想不通此中的關竅。

如今回想起來,他才察覺出幾分古怪。

為何那時黃鵬收到寫有接頭方式的帕子後並沒有立刻來醉香樓尋他,而是拖了近一周的時間,現在看來,更像是他突然改變了心意。

可是,究竟會是何事呢?又或者說,是何人?

李綏突然想起那日在醉香樓時見到的、一直靜立在黃鵬後麵的那位青衣書生。明明一直說話和動作的是黃鵬,但自己總覺得他其實隻是個提線木偶,而真正控製他的另有其人。

難道說,那個人是......

“父親可聽過‘季田’這個名字?此人是黃鵬身邊的軍師,他似乎很受其信任。”李綏一邊說著,一邊看向對麵的李藩,時刻注意他表情的變化。

果然,李藩雖未說什麼,但他如鷹般的眼中閃過一道驚詫與讚賞的光芒,這讓李綏確定了他的猜測,也讓他再一次為父親深沉的心計而顫栗。

季田此人可是從十幾年前就出現在成朝軍中,如此說來,早在他孩提之時,父親便已往敵方安插了自己人,真可謂是費勁心計啊。

而同時,李藩則因為李綏機敏的思路和反應而感到自豪讚許。他的四個兒子中,論聰慧和謀算,隻有二子李紳可以與之相較,但若再加上隱忍,還是李綏更勝一籌。

在這偌大的楚國公府裏,李綏盡裝瘋賣傻瞞過了眾人,若不是為自身和生母求一條生路,他怕是也不會主動找到自己的跟前。

真要論起來,倒是這個不甚親近的小兒子與自己最像,隻可惜是個庶子。

“你既然回來了,就不必想那麼多了,好好待在府上與你母親做做伴吧。”李藩直接下了決定,“其餘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我自會安排別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