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

我一直非常聽話,大人說的話都不敢不聽,也因此,我不會獨立思考,做什麼事都要先問問父母,去朋友玩耍也都遵循著別人的意願,畢竟,我根本沒有所謂的意願,我隻需要盲目的服從,並得到別人的喜愛和讚美就夠了。

我就這樣在唯唯諾諾中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幾年,也是到我記事為止,我都這樣。

到了小學,我在父母的督促下開始了枯燥的學習,全是文字的課本曾經讓我異常煩躁,但生在這世上,怎能少得了交流,於是在玩具說明書的誘惑下,我開始學認字,也莫名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的故事,就從五年級,給大家講起。

五年級時,我交到了人生第一個所謂的好朋友,我們一起放學回家,一起玩,一起學習,我也與他一起寫下了第一本“小”,那時遊戲成癮,便利用自己對遊戲的充分理解,外加超強的想象力,編了一個天馬行空的遊戲故事,用一張一張平時的作業本紙記下,釘上。

我也有了自己的第一個筆名:“子月”,至於緣由,他姓李,我姓胡,所以他叫古木,我叫子月,雖然來源簡單,現在想來也挺有意境,我現在的筆名也與此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說到我的姓,他還曾給我的姓寫了一副對聯:“既古香古色,又美麗皎潔。”我很喜歡這兩句話,直到現在也是。

至於這部作品,後來被班裏一位“富裕”的同學兩塊錢買去了,這筆錢,我也毫不猶豫的買了兩包辣條,與“古木”一人一包,放學後坐在路邊,幸福的享用——現在想來,那時的快樂真的簡單而又純粹。

我常常去他家的蛋糕店裏,看他玩遊戲,他也常常贈我一塊麵包,或親自為我做一個亂七八糟的小蛋糕,雖然看起來不怎麼樣,但味道確實有他母親做出來的蛋糕那種感覺,吃起來柔滑而不甜膩,總讓人意猶未盡。

沒有智能手機的日子,小孩子們總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滿足自己玩的欲望,我們也是如此,五年級,我和他,“開發”除了屬於我們的第一款遊戲。當然不是電腦控製,而是人為控製的。我們手繪人物,用筆和橡皮作盾和劍,每節下課都沉浸在屬於我們自己的打怪升級之中,

也不知是何時開始,畫畫本被扔到了一旁,也再無心情去寫作遊戲了。總之那時已經到了六年級,我又走了新的朋友,也有了第一個我覺得喜歡的人。。

我和她總是坐在一起。當時太小,尚且不懂愛情,因此也沒有珍惜好這一段與她的感情,當我們班公認第一渣女因為特殊原因坐到了我的同桌位時,我不顧她的勸阻,毅然的選擇了調座位,我做到了離她很遠的位置,她也再也沒有和我說過一句話。

在我記憶中,小學的故事也就這麼幾個值得回憶,讓我細細的一個一個講給你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