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不是妖怪(1 / 2)

祿魚村,一個沿海而建的偏僻小漁村。

村子不大,零零散散約有百餘戶,村民都以捕魚為生。

在這祿魚村的最東頭,有戶老常家,家裏隻有夫妻二人。

夫妻倆為人和善、忠厚老實、待人真誠,是村裏有名的實誠人,曾多次被村裏評為模範家庭。

表麵看似光鮮亮麗的他們,卻整天被一件煩心事所苦惱。

結婚三十幾年,卻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

為此他們不知去了多少醫院,求了多少神靈,找了多少大師,試了多少偏方,卻都一直未能得願。

雖已年過四十,但夫妻二人從沒放棄過。

直到這天,夫妻倆正在自家院內鋪曬漁網,門外突然跑進一個十幾歲的男孩。

男孩剛踏進門檻就喊道:“叔!嬸!我爸讓人捎信兒說、說鎮上來個雲遊神醫,讓你們趕緊過去看看。”

二人一聽這話,馬上放下手中的活,匆忙趕往鎮裏。

由於地勢偏遠,加上交通不便,等他們趕到鎮上後,已是傍晚時分。

一打聽才知,那神醫早已離開。

心情沮喪的夫妻二人,也不願在鎮上過夜,就頂著月光,踏了上回村的路。

走在路上夫妻倆,心情低落,各不言語。

當來到一條小路時,忽然一聲啼哭聲,攔下了夫妻二人的腳步。

本以為是幻聽,但仔細辨認,確有哭聲。

尋聲望去,發現在路邊的草叢中,有個不大的紙箱。

夫妻二人對視了一眼,不語而言來到紙箱旁。

借著皎潔的月光,二人看到,紙箱內躺著一名瘦小的男嬰。

從個頭來看,剛滿月沒過幾天。

“誰這麼心狠,把孩子仍在這裏,太狠心了。”二人心中想著。

可等在仔細一看,夫妻二人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就見那男嬰的左眼,竟是一顆紅色的眼球,期內還布滿了如同雷電般的藍色條紋。

在月光的映照下,還隱約散發著幽幽藍光。

二人那見過這種事,當時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離開。

但男嬰的啼哭聲,無時不刻在衝擊著他們的內心,使他們並未這麼做。

最終兩人決定,不管如何這也是條鮮活的生命,不能坐視不管。

於是用衣服將男嬰裹起,抱回了家。

兩口子收養男嬰的事,很快就在這不大的祿魚村傳開了,陸續有村民過來圍觀,給男嬰送禮物。

每當村民第一次看到男嬰的左眼時,無一例外,心裏都會咯噔一下。

慢慢的,就開始有人在背後,說起了閑話。

有人說這男嬰是妖孽,有人說是得了怪病,還有人說這男嬰可能是什麼能人轉世,說什麼的都有。

麵對那些不好的閑話,夫妻倆生平第一次跟村民吵吵。

關係不錯的街坊四鄰,也來勸告,讓把男嬰扔掉。

但夫妻二人說什麼也不同意,還給男嬰起名常樂,寓意他能永遠健康、快樂!

自此他們也不說要自己的孩子了,開始全心全意的照顧常樂。

時間在一天天的過去,在兩口子的細心嗬護下,常樂也在慢慢長大。

漸漸的老兩口發現,常樂有時會做出讓他們感到怪異的舉動。

最為常見的就是,經常有野貓、野狗來跟常樂嬉戲玩鬧。

通常來說,那些野貓野狗是十分懼怕人的。

卻不知道為何,不僅不懼怕常樂,還表現的十分溫和、順從,甚至有時還會叼來些玩具。

對於這種事,起初夫妻二人會將那些野貓野狗哄走。

但時間一長,兩口子發現它們並無傷害常樂意思,也就不在幹涉了。

除此他們還發現,常樂極其聰明,很多不屬於該年齡段的表現,出現在常樂身上。

同時隨著年歲的增長,對於有些事,老兩口也開始有些力不從心。

常樂似乎明白這些,也開始學做他力所能及的家務,這讓老兩口感到十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