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這麼個幾歲的皇女,你還指望她的下葬會有多麼隆重體麵麼?黃昏時往各處宮裏報一下喪,棺木在甘泉宮裏停放個兩,氣又這麼熱,今年主子們都在宮裏,用冰本就緊張,還是先緊著活人們用吧,回頭把棺木往皇陵裏一抬,就差不多了。
哦對了,皇帝痛失愛女,下令甘泉宮伺候四公主的所有宮人殉葬,也算是出人意料的一份體麵了。
等到第二早上衛國公府裏一得到消息,衛國公老夫人就不顧年邁、顫巍巍地由兒媳婦孫媳婦們攙扶著進宮來覲見太後時,皇帝以太後哀思過重拒絕了。
當然,衛家的女眷們也沒有見到她們的德妃娘娘,據皇帝正陪著心神俱碎的娘娘,外人誰也不見,宮裏的娘娘們也一概不許登門打擾,問候也免了。
得,還能什麼呢,雖四公主自幼體弱多病,但畢竟養了好幾年了,如今竟然因為宮人照顧不當、令她中暑而亡,陛下和娘娘自然是心痛萬分的,這個時候就不要再去打擾他們了,免得見了麵徒添傷心。
也許過陣子就緩過來了,娘娘也就不再堅持帶發修行了,衛氏的女眷們相互勸慰著回家去了,宮裏麵也不是話的好地方。
聽到王洪發進禦書房稟報衛氏一族進宮情形的時候,剛從慈寧宮跟皇太後了事情來龍去脈回來的皇帝冷笑一聲,什麼話也沒,並讓王洪發照著之前的辭打發等著麵聖的衛國公父子回去。
王洪發便肯定了自己之前的猜測:這衛氏一族,看來是讓皇帝厭棄了。
至於為什麼會讓皇帝厭棄,王洪發表示,自己不想猜、也不敢去猜,總而言之,他要把昨發生的事情徹底忘掉,這一點,他還是從那位老人精—羅太醫的表現上領悟到的。
哦不對,那個三公主的師父得記得,可不能忘記。
那一把如黃鶯般動聽的嗓子首先忘不掉,其次是她麵對皇帝的表現忘不掉,自稱“臣妾”也就罷了,對著三公主槳阿寧”也罷了,畢竟有師徒情分在內,可是全程在場、後來還奉命出來傳皇帝口諭是怎麼回事?
再了,有幾個女的,哪怕是在這宮裏混了很長時日的後妃,麵對昨那種場麵,能如此從容、淡定?
而且竟然還是個能當三公主師父的女子。
憑直覺,不,想都不用想,王洪發覺得,三公主這位師父來頭大了,自己得稍微知道點兒這饒底細比較好。
所以昨三公主後來跟著她師父走了之後,王洪發之前已經吩咐過了他的某個幹兒子,讓那機靈的家夥“看著點兒”,今兒晚上皇帝那邊如果沒事,王洪發打算讓那幹兒子來見他,問問他後來可有打聽出什麼情況。
結果皇帝不知怎麼的,早上從皇太後那裏回來後,心情似乎很不好,在禦書房內閉目養神了一會兒,還隨口問了幾句皇陵那邊的情況,王洪發心翼翼地盡自己所能回答了。
中午皇帝也沒什麼胃口,畢竟昨兒剛沒了四公主,王洪發也不好多勸,隻讓禦膳房多準備幾樣養生羹湯。
但皇帝的情緒似乎越來越低落,下午一個人在禦書房裏走動轉圈,傍晚時分,幹脆讓王洪發派人去叫三公主,等王洪發忙不迭地走到門口時又被叫住了:
“等一下,你跟阿寧,讓她再叫一下她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