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大白高國(1 / 2)

西夏景宗李元昊,黨項族,曾改姓嵬名,又名曩霄,字嵬理,生於靈州(今寧夏銀川市靈武市),祖籍銀州米脂寨,西夏王朝開國皇帝。

自稱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之後。遠祖拓跋思恭,幫助唐僖宗平定黃巢起義,賜為李姓,封西平王。李元昊繼西平王之位後,放棄李姓,自稱嵬名曩霄。

授禮法延祚元年正式稱帝,建立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市),追封祖宗,修建宮殿,設立文武兩班官員,創造西夏文字,頒布禿發令,派兵攻取瓜州、沙州(甘肅敦煌)、肅州(今甘肅酒泉、嘉峪關一帶)三個戰略要地。

建國稱帝後,西夏與宋朝的外交關係正式破裂,經過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西夏殲滅宋軍西北數萬精銳。

河曲之戰中,擊敗禦駕親征的遼興宗,奠定了宋、遼、西夏三分下的格局。

授禮法延祚十年(1047年),恢複李姓。十一年(1048年),為次子寧令哥所弑,諡號武烈皇帝,廟號景宗,由幼子李諒祚即位。

宋真宗鹹平六年(100年)五月初五日(公曆6月7日),李元昊出生在靈州(今寧夏靈武),一個黨項貴族之家。

他出生的次年,祖父李繼遷在同吐蕃六穀部首領潘羅支的作戰中,身中流矢,傷重死去,由其父李德明繼立為夏州(今陝西省靖邊縣)定難軍留後。

其後,李德明奉行“聯遼睦宋“之策,使黨項夏州李氏政權在和平的環境中得到迅速發展。

尚在髫齡的李元昊,對父親的睦宋政策,特別是同宋朝的經濟貿易,不能理解。有一次李德明遣使臣到宋用馬匹換取物品,因得到的東西不合他的心意,盛怒之下把使臣斬首。

李元昊對父親的這種舉動十分不滿,對誡父親:“我們從軍的人原來本事從事鞍馬的,現在用不急需品交換已經不是上策,現在將使臣殺掉了,有誰肯被我們使用呢?“李德明見年僅十餘歲的獨子就有這種見識,十分器重。

青少年時期的李元昊,長了一副圓圓的麵孔,炯炯的目光下,鷹勾鼻子聳起,剛毅中帶著幾分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態。中等身材,卻顯得魁梧雄壯,英氣逼人。平素喜穿白色長袖衣,頭戴黑色冠帽,身佩弓矢。

在宋朝邊將中,對李元昊的外貌、器度、見識有種種不同的傳。邊帥曹瑋駐守陝西沿邊,早想一睹李元昊風采,派人四出打探他的行蹤。

聽李元昊常到沿邊榷市行走,幾次等候,以期會麵,但總不能見到。後來派人暗中偷畫了李元昊的圖影,曹瑋見其狀貌不由驚歎:“真英雄也!“並且預見到他後日必為宋朝邊患。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九月,李德明被遼封為西夏王以後,

從授禮法延祚三年(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五年(宋慶曆二年,104年),

李元昊向宋朝發動了多次進攻,較大規模的戰爭主要有三次:即授禮法延祚三年正月延州(今陝西延安)附近的其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