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巧遇
從宣城去壽春的路幾乎都被封鎖了,越向東走,路途越艱難,盤查越嚴格。明殊手上那張偽造的文書差點便被人認出來,還是她塞了一錠銀子買通了檢事,方才蒙混過關。明殊知道再按原計劃走,有很大可能會在半路上被攔截下來。
蔣惟始終是個累贅,因為怕他亂說亂動,趕路的時候,她還是把他變成個全癱,隻有每天晚上露宿野外時才幫他解開封製,讓他活動活動血脈,否則用不了到壽春,蔣惟就真會變成一個廢人。
蔣惟知道,自己一旦被明殊帶回盛軍那裏,以後再無生路,可是這丫頭手段狠辣,行~事謹慎老道,一天之內,能讓他正常出聲和活動的時間不多,且都是四周空無一人之處。他年紀已大,又沒修習過武功,別說逃走,就是連在宿營地裏想留下點字跡線索也辦不到。
這樣走了幾日,蔣惟已經開始絕望,麵容更添愁苦,頭發也花白了不少。
可是生命於每個人隻有一次,蔣惟雖然心狠,那也隻是對於他人而言。絕食太痛苦,自撞太疼痛,他想明殊一刀結果了自己,可是人家根本不接他這茬。在他一路上灰心,絕望,自暴自棄之後,明殊帶著他已經出了潞州境,先向東,再折返向西,打算從背後追上自己正攻向壽春的軍隊。
等她到了壽春城外,才發現壽春已經在前幾日被“攻打”下來,壽春縣被圍了好幾天,最後還是受不了對方給的壓力,全員獻城投降。
壽春縣的縣官明殊知道,是個進士出身,有點迂腐的讀書人,學問一般般,但是個性又臭又硬。她初到潞州時,還曾收到過壽春縣令的親筆信,言辭激昂,一力勸她反出朝廷,行大義之師,幫明王這個正統攻回京都。
這人是薛靖的鐵杆擁躉,當年薛靖逢難時,他已是禮部的典史,年輕氣盛,前程遠大,與諸多同門一起為定北軍奔走叫屈,被先帝一怒之下摘了烏紗,打發到一個極偏的小縣去當主簿。直到後來宇文燾登基,當年這些被貶斥的人才被他以春風化雨的手段一個個從流放之地弄回來。這位縣令便是這樣被調到了潞州為官。
雖然迂腐,明殊還是挺尊敬他的。畢竟那時他風華正茂,前程似錦,若非為了心中堅持的大義,也不會落到在荒僻之地蹉跎十載,妻離子散,孤家寡人的地步。聽到消息說壽春沒有死人,她也就放心多了。
這位固執的縣令是被手底下的縣吏下了蒙~汗~藥關在了衙門的後宅裏,等他醒過來,大軍都過了壽春了。
明殊趕著驢車進了壽春,天色已晚,這兒又不是潞州蔣家的老巢所在,繃緊了多日的精神終於可以放鬆一些。找了家幹淨的客棧住下,明殊給小二些銅錢,請他幫動彈不得的蔣惟洗個澡,然後打算出門看一看壽春縣城的民生風貌,打聽一下現在大軍的位置,好快些趕過去,與顧昀會合。
等見到了他,一定要好好說他一頓,然後立刻讓他回雲州去。
明殊一邊走,一邊暗自下定決心。
有了蔣惟在手裏,潞州定州之亂已然無憂。隻是她繞道這麼遠,又帶著蔣惟這個累贅不能全力趕路,不知道摘星樓樓主有沒有與大軍相會,不知道見到顧昀了沒有。她武功太高,又擅暗襲,顧昀不知有沒有吃虧。
一時心心念念,百轉千回,恨不得肋生雙翼須臾便能飛到軍中。
打聽好大軍的動向,又準備了些幹糧,明殊正準備往回走,突然見街角處晃過兩個人影,腳步一頓,她扔下銀錢,對餅鋪的夥計說:“勞煩小哥幫我把這些送到雲來客棧,多的銅錢便當小哥的跑路費和茶水錢。”
那夥計心下一算,見所餘不少,頓時心花怒放,忙不迭地應了。就見眼前一花,剛才那個清清俊俊的小哥已不見了蹤跡。